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分别于3月4日、3月5日在北京开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师生热切关注全国两会盛况,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介主动了解两会动态,热议《政府工作报告》。大家一致表示,对去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倍感振奋,对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充满期待,要充分发挥学科特长,以实际行动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中南大力量。
校党委书记侯振发表示,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在这个关键节点召开全国两会,为抓好开局之年工作,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起强大信心和力量。去年,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带来的多重考验,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发展取得来之极为不易的新成就。“发挥好高校、科研院所作用”“接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了过去一年的成就,并提出要“推进高等教育创新”等,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我们深受感动、备受鼓舞。作为一所党在解放战争时期创办的红色基因大学,我们将增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担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赓续“由党创办、建校为党、成长为国、发展为人民”的初心使命,全力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充分发挥学科、人才、平台优势,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化、学理化、学科化研究,为推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贡献高校力量。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杨灿明表示,今年的全国两会是在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首次召开的全国两会,既是开篇破局之会,也是承前启后之会。对于我们在新征程上凝聚奋斗力量、书写新的历史篇章具有重要意义。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回顾了过去一年和五年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来之极为不易的新成就,明确了2023年和下一阶段目标任务和发展方向。成就鼓舞人心,使命催人奋进。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推进高等教育创新发展,这是时代赋予高校的光荣使命和殷切期望。我们要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增强胸怀“国之大者”、善谋“党之大计”的责任感使命感,持续提高财经政法类高校对国家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的服务力。要围绕激发教育创新活力和潜能,进一步深化改革,聚焦培育高水平师资队伍、深化科教融合育人等关键着力点,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紧跟数字化、智能化的步伐,为教育全面赋能,将两会精神落到推动学校创新发展的各项行动中,努力为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新的中南大贡献!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邓杨表示,今年两会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令人振奋,催人奋进,在聆听两会这堂生动展现中国式民主的“公开课”之后,对未来充满信心,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肩负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作为高校的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深刻领会、持续讲好我国过去一年和五年发展取得来之极为不易的新成就,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持续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往深里走、往实里走。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员,要心怀“国之大者”,找准新时代马院在教育、科技、人才 “三位一体”战略中的定位,建强铸魂育人主阵地,展现理论创新新作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马院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龚先庆教授表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点在于,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任何私利。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坚持的重要理念。人民民主不同于人类历史上剥削制度下的任何民主形式,而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惠及全体人民的民主,因而是最真实、最管用、最全面的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是经过革命、建设与改革长期历史检验的好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符合中国国情与实际的好制度,是在我国政治发展史乃至世界政治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全新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将在党领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征程中,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财政税务学院副院长薛钢教授表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面对过去五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疫情冲击等接踵而来的严峻挑战,政府通过创新宏观调控,以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在诸多宏观调控政策中,积极财政政策通过合理把握赤字规模、优化支出结构、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推动财力下沉、严控一般性支出、盘活存量资金和闲置资产等一系列做法,有效地实现了“六稳”“六保”目标,充分体现了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与重要支撑性功能。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面临着诸多困难挑战,积极财政政策不仅要保持自身的连续性与针对性,通过加力提效、完善优惠为市场主体注入更多活力,还需要与其他宏观政策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财政力量。
金融学院副院长吕勇斌教授表示,2023政府工作报告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实体经济的血脉,在对普惠小微贷减息、为重大项目建设补充资本金、统筹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引导创业投资、注重稳就业、扩大社会保障政策覆盖面、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推动进出口稳中提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凸显了“金融为民”的发展理念。党的二十大以及2023全国两会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做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为金融等各行业在新的发展阶段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给出了重要指引。
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法学院院长、国家治理学院院长陈柏峰教授表示,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让人深感振奋、备受鼓舞。五年来,法治政府建设扎实推进,依法行政能力明显提高。“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行政审批事项大幅压缩,营商环境明显优化。政府立法质量稳步提高,法规规章备案审查力度持续加大,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日益健全。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初步建立,决策事项范围、决策的作出和调整程序、决策责任追究等方面有了具体规定,行政决策公信力持续提升。行政执法体制机制不断优化,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等全面推行,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水平明显提高。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全面加强,行政争议预防化解机制更加完善。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基本形成,责任督察和示范创建活动深入实施。
刑事司法学院院长胡向阳教授表示,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作为法学教育者和研究者,我对此次两会有关法治建设的内容高度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人大高度关注并及时回应国家治理中的重大立法需求。《立法法》是“管法的法”,期待本次《立法法》修订能为立法活动之规范提供更好的法律基础。国务院机构改革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行政机构职能体系意义重大,期待此次改革进一步推进行政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的优化协同高效。最后期待“两高”工作报告回应民众关切的热点、痛点,书写新时代司法为民的新篇章。
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吴海涛教授表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三农”工作的新战略要求。在刚刚开幕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重点强调稳定粮食生产,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坚持中国道路,探索中国式农业强国之路。全力抓好粮食生产,确保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守好“三农”基本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人民的共同富裕和乡村的生态宜居,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形成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新时代农业经济教学科研工作者,要牢记育人使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精心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湖北十佳师德标兵、工商管理学院邓爱民教授表示,2023年既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又是文旅产业的强势复苏之年。文旅产业的率先复苏进一步印证了本届政府在过去五年间对旅游产业持续性帮扶政策的成效十分显著。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不断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在新的历史时期,文旅产业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以旅塑文、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大旅游消费,提振旅游市场信心,着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文旅产业应该以乡村旅游为抓手,深入推进文旅、农旅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通过“旅游+乡村”模式,探索出一条具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我们要不断挖掘文旅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激发产业发展新活力,践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中的文旅担当。
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张广科教授表示,完善国家安全治理和社会治理是此次两会的核心议题之一。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是完善国家安全治理体系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新时代新征程中的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应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安全保障为导向,以建立“大安全、大应急、全灾种、全过程、多主体”框架为要求,坚持以系统思维统筹推进应急管理的理念和体制优化、应急法制和标准完善、智慧应急和应急手段现代化、基层公务员应急能力提升、全民应急素养培养等多领域升级。鉴于中国式应急能力现代化的时代性、动态性、复杂性、智慧化等特征,需要以“融合科学”新范式推进公共管理、应急管理法学、安全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融通,搭建应急管理交叉智库平台,更有效地回应中国式应急管理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需求。
湖北省第二届“最美社科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智慧养老研究院、城乡社区社会治理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赵曼教授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将继续“加强养老服务保障”。当前,我国正处于老龄化、高龄化、家庭小型化和空巢化的“四化”叠加期,也是第一批独生子女父母即将进入高龄段的最后“窗口期”,还是养老服务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升级期,既面临平稳应对老龄化峰值所带来的巨大挑战,又面临家庭照护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下降、老年护理需求刚性增长、老人原居安养诉求强烈、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短缺的重重困难。在此情况下,智能养老成了破解难题的一把金钥匙。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智能设备的集成应用,为智能养老提供了技术底板和科技支撑,推动养老服务智能化变革。
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获得者、外国语学院翻译2002班寸婷婷表示,今天我们隆重庆祝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落实新冠肺炎疫情“乙类乙管”的第一年,过去三年,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力配合疫情防控!过去五年,我的家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开通了高速公路,人们的笑容更多了,越来越多的梁河青年志愿者参加到家乡建设中……如今,我们迎来了新的春天!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会积极践行两会精神,继续深耕志愿服务,扎根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
审核人:覃虹
编辑:胡兰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