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胡瑢 学生通讯员 刘雨泽)为进一步弘扬中南大研支团精神,加强对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跟踪管理服务工作,强化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培训工作,12月6日下午,校团委组织第24届、第25届研支团成员开展“12·5国际志愿者日”主题交流分享活动。校团委书记黄小妹、校团委全体老师及第24届、25届研支团全体成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参加分享会。分享会由校团委副书记夏东伟主持。
中南大第24届、第25届研支团云合影
分享交流环节,在四川凉山州越西县、湖北恩施州咸丰县、甘肃省酒泉市三地服务的第24届研支团志愿者们分享了心得体会,并给第25届研支团师弟师妹们介绍了服务地的风土人情、支教任务、衣食住用行等方面情况。
第24届研支团凉山分队的苏正民、林雨源、严宇飞同学对四川凉山的人文风貌与客观条件做了简要介绍,同时分享了自身在近三个月中的支教感悟。三位同学提出,凉山分队的教学任务繁重,对支教同学的教学工作要求严格,希望第25届研支团同学能够打好坚实的教学技能基础,同时不畏困难,寻找适合自身的教学方法。在参与教学工作的同时,凉山分队的三位同学还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工作,在这几个月的时间内,参与了防疫志愿服务,同时开展了公益讲座等多项活动。
在恩施支教的梁睿涵、朱易等六名同学向大家分享了支教地学校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恩施分队队长梁睿涵同学提到,他们与支教地学校同学们一起参与了军训、新生篮球赛、文艺晚会、运动会等多项校园活动,通过活动走近了同学们的内心,拉近了与同学们的距离。此外,支教团同学还与当地团县委合作展开活动,如七彩假期活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等。朱易、陈一凡、刘雨辰同学提到,要将自己最真诚的一面展现给同事们与孩子们,这段经历对未来生活与成长帮助颇多。袁婧怡、沈佳瑜同学提到,在支教地的生活教会了她们在面对众多事情时如何更好地妥善处理各类问题。
在酒泉四中支教的的吕卓如、张海琢、庄原通同学提到,虽然有着相对艰苦的客观条件,会经历较为艰难的适应期,但大家会在锻炼中自然地做出角色转变,只要不怕吃苦,锤炼好自身教学技能,就一定会有所收获,得到别样的成长经历。在酒泉三中支教的王浩恩、周尚雯、张心宇同学围绕教学方法展开了分享,三位同学指出,遇到教学中不会处理的事情要积极向同事寻求帮助,同时要把握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拉近与学生们的距离的同时也要树立一定的威严,另外,要花大量时间自学、备课,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
校团委副书记夏东伟鼓励全体研支团成员要坚定信心,不忘初心,直面困难挑战。要坚信支教工作是有必要、有意义、有挑战、更有收获的。中南大第24届研支团成员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走向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为服务地带去先进的教育理念,点亮服务地学子的梦想,努力改善服务地教育生态,不愧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他希望第25届研支团同学能够在未来接过师兄师姐的接力棒,传承与弘扬中南大支教团精神,做到“在奉献中收获,在服务中成长”。
“三地十五人有付出有收获已成良木良师”,校团委书记黄小妹在总结讲话中给予第24届研支团全体成员高度评价。她指出,学校团委永远是大家最坚实的后盾,希望大家有什么困难要及时和学校老师沟通,学校会想办法尽快解决支教地同学面临的各种困难;她希望支教团全体成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互助,用心传情,弘扬中南大支教精神,做到平平安安地支教、收获满满地支教。
审核人:夏东伟
编辑:胡兰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