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新闻网!今天是

走出大山反哺大山,彝族小伙苏正民返乡支教

来源:光明日报发布时间:2022-09-07 字体:

今年6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2022届本科毕业生苏正民

撰写的6000余字毕业论文

致谢感动众多网友

苏正民现为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

越西县第二中学七年级

道德与法治课教师

他将在这里支教一年

他从大凉山走出来

为何没有留在大城市

而是选择回到大山支教

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

戳视频,揭晓答案  

凉山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新增的一个支教点。与苏正民一起前往越西县第二中学支教的还有两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2届本科毕业生严宇飞和林雨源,他们都是该校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一个调皮男生的梦想

8月29日,苏正民请班上的每位孩子说出自己的理想。长江日报特派记者彭年 摄

越西县与苏正民的家乡喜德县毗邻。8月29日上午,是苏正民第一次和越西县第二中学的学生见面,他好似看见了曾经的自己。

苏正民告诉学生,从山里的村小进入城里的初中,他的普通话因为带着浓重的口音,同学常常笑他有一把“枪”,叫“彝腔”。

“我的小学基础也不好,初中第一次考试,我就考了班级倒数,我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追赶上来,最后顺利考上了高中,考上了大学。”苏正民鼓励学生:“只要努力,大家都可以拥有更好的未来。”

苏正民想做一名严厉又温柔的老师。“课堂上,我会严格要求大家。课下,我希望和你们成为朋友。我和你们一样,都是山里的孩子,我了解大家在想什么,你们有心里话都可以和我讲。”

开学第一课,苏正民请学生依次将名字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并邀请学生作自我介绍。“你的初中规划和人生理想是什么?”这是苏正民想请学生回答的问题。

有的学生想做医生、老师、特种兵、足球运动员……还有的学生想成为一名电竞选手。苏正民听着这些年少的梦想,鼓励他们勇敢追梦。

一个调皮的男生站起来说自己的爱好是“吹牛”,梦想是到世界各地去吹牛。学生们听后大笑起来,苏正民则鼓励这个男孩:“努力学习,走向世界。”

课后,长江日报记者留在教室采访,一群学生凑了过来:“张记者,我在新闻上看到过苏老师。”学生阿说木加告诉记者,他和苏老师一样来自大山,但他比苏老师幸福。他说:“苏老师上学时要走好远的山路,现在路修好了,我们都是坐着大巴回家。”

一个班主任的开学第一课

8月29日上午,凉山彝族小伙苏正民回乡支教,讲授了自己的开学第一课。长江日报特派记者彭年 摄

苏正民的论文致谢感动全国众多网友,不少人被他“坎坷崎岖”但“充满光亮和希望”的求学故事打动。对于和他有相似经历的凉山学子来说,苏正民的故事让他们信心倍增。

苏正民到越西县第二中学报到之前,他的励志成长故事已经在学校流传。

越西县第二中学初中部开学前,学校高中部已经提前开学。高一实验班班主任沈琪为学生们讲授的开学第一课内容就是“苏正民的毕业论文致谢”。

那时,沈琪还不知道苏正民即将和她成为同事。了解苏正民的故事,沈琪也是通过媒体。今年6月毕业季,长江日报全媒体平台独家报道的苏正民的求学故事,登上热搜,成为网络热门话题,沈琪就是那时了解到苏正民的。

“我读完苏正民的致谢全文,自己都想落泪。”沈琪将苏正民的致谢全文收藏在了她的电脑文件夹里,打算在新学期开学第一课上,为高一新生讲一讲凉山老乡苏正民不屈服于命运的志气骨气和勇于从挫折中奋起的豁达乐观。

沈琪选择苏正民的故事,是因为班上的32个孩子身上都有苏正民的身影。

越西县第二中学高一实验班是今年第一次招生。和苏正民一样,班里的孩子“成绩好,但家庭条件差”,当地政府和学校为让孩子们能安心读书为他们免去了3年学费,并提供生活补助。

一个学生立下的目标

8月29日上午,班上的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举手。长江日报特派记者彭年 摄

讲台上,沈琪把苏正民的成长故事讲给学生们听。讲台下,学生海来马里偷偷抹起了眼泪,“我好像听到了自己的故事”。

在苏正民读初二那年,父亲积劳成疾因病去世,为减轻家庭负担,他和姐姐辍学回家。得益于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苏正民重返校园,潜心苦读,后考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海来马里面对的困境和苏正民的成长经历有相似之处。海来马里家共有3个孩子,在他5岁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因此生了一场大病。在海来马里读到小学三年级时,考虑到家庭困难,他决定辍学回家。海来马里的大哥坚决不同意,为了能让家里的两个弟弟继续读书,大哥决定辍学和母亲一起外出打工。

和苏正民一样,海来马里的成长之路也得到了好心人的帮助。从他初二起,一家上海企业开始资助他读书。今年,学校成立的实验班又为他减免了学费和生活费。

“如果人生是场马拉松,我和苏老师的起跑线落后于太多人。但就像苏老师在论文致谢中写到的那样,我们要带着星星点点的希望之光奋力前行永不放弃。”听班主任沈琪讲完苏正民的故事,海来马里给自己定了一个远大的目标:3年后,他要考清华大学。

听到苏正民到越西县第二中学支教的消息,沈琪第一时间告诉了班里的学生,这让全班沸腾了。

“老师,你什么时候能把苏老师邀请来我们班?”学生们提议,利用班会时间邀请苏老师。他们想见一见这位身边的榜样。

海来马里也想当面问一问苏正民:“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

一所学校的7年之变

近几年,苏正民所在的支教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图为越西县第二中学校园。长江日报特派记者彭年 摄

“脱贫攻坚战为凉山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在苏正民成长故事中得以体现,也能在我们越西二中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7年前开始担任越西县第二中学校长的杨加子谈起学校变化时动情地说。

杨加子曾在一所乡镇中学教书。7年前,组织上找他谈话,希望他能担任越西县第二中学校长。杨加子接连拒绝3次。“我实在没有底气把越西二中带好。”杨加子记得,那时的越西二中操场草比人高,冬天一刮大风,整个校园灰满天。“那时候,老师学生都不愿洗头,洗完头又被吹得灰头土脸。”

现在,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越西县第二中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7年前学校只有3栋楼,如今学校共有教学楼5栋、宿舍楼3栋;7年前学校操场杂草丛生,如今塑胶跑道新操场已经落成;7年前学校住宿床位只能满足100人,如今可以满足2000多名学生;7年前学校有老师110多位,且多为专科学历,如今学校老师有240余位,本科学历占到了95%。

杨加子在谈起苏正民时说:“对于越西县第二中学的孩子们来说,他就是他们身边的榜样,返乡支教,可以用他的经历、知识和见识帮助和影响更多学生成长成才。”

“有一天,学生们也能像苏正民一样,从一位受助者成为施助者,用行动向曾经收获的善意致谢,并回馈给世界更多的善意。”杨加子希望学生们都能懂得感恩。

苏正民一年支教结束后,将重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读研。他坦言,研究生毕业后,自己还是要返回家乡,以帮助更多的青年。

网友热议>>>

8月29日,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社客户端、人民日报微博、共青团中央微博等转发长江日报首发的大凉山彝族小伙苏正民返乡支教的报道,多位网友为苏正民点赞。

@一壶老酒:一个不忘本,不忘初心的正能量人!苏正民值得尊敬!为您点赞!

@袁志祥:努力学习,言传身教,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青春。让深山的孩子们经过教育,走出大山,融入到祖国的大发展中。

@独行骑士:教育强则中国强,未来强!致敬所有支教老师们,致敬奉献教育战线的同志们!

@匹夫有责:走出大山,反哺大山,为苏正民点赞。

@少年安能长少年:功成不忘故乡情,反哺故乡去教书。

@莎士比亚的脑洞:走出大山不是目标,是走出去再回来建设大凉山。

@晶:走出去,我觉得你厉害;走回来,我觉得你伟大。

@去摘遥不可及的小赞:苏正民让我想起了来我们学校支教的浙大学长学姐们,他们真的特别好。


原文链接:http://www.app.dawuhanapp.com/p/13063636.html

编辑:卓张鹏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