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新闻网!今天是

【本科教学成果风采展】科研育人在新商科人才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教务部、工商管理学院发布时间:2022-01-10 字体:

科研育人在新商科人才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



成果完成人:钱学锋、费显政、王新刚、胡宗彪、赵曜、刘凯、田云

成果完成单位:工商管理学院


一、成果简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充分利用本校财经、政法深度融通的特色优势,立足学院经济学和管理学两大学科长期协同发展的基础,主动迎合商业创变和商科变革的大趋势,秉持立德树人根本宗旨,探索构建以科研育人为总抓手、特色人才培养和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新商科育人体系。

 “科研育人”项目,载体在科学研究活动,宗旨在育人。本质是为学生提供科研参与的机会,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多种形式的科研探索,培养学生在科学认知方面的素养,提高其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将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精神品格、职业操守等融入科研活动的指导过程,最终实现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战略目标。推动科研育人,绝非强调科研而弱化教学,相反能够解决“为科研而科研”的痼疾,充分发挥科研活动的教育职能,凸显参与性、过程性、示范性,实现教学与科研的联动互促。科研育人充分呼应了新商科建设的时代需求,对于新商科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成果特色和创新

  (一)顶层设计——全院整合,本硕博贯通

在近年来的实践中,工商管理学院始终将科研育人作为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重点战略,强化顶层设计,整合全院资源,推动院、系、教研室、导师组多层次分工协作,使科研要素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得以彰显。目前已形成全员参与、全要素呈现、本硕博全体系贯通的鲜明特色。

1全员参与。通过教师发展和人才培养等制度体系的倾斜性政策引导和专项经费的大力支持,激励师生双向参与。

2全要素呈现。将科研育人的理念和具体举措细化至人才培养的各个要素、场景之中。

3全体系贯通。遵循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规律性和差异性,打造本硕博贯通的多元化育人体系

通过学院层面总揽全局,持续完善顶层平台布局、制度设计,协调跨专业融通培养的资源配置,同时由各专业大类和专业方向结合学科特色具体落实培养方案和各项措施,工商管理学院形成了科研育人的良好氛围,为新商科育人体系构筑了坚实的基础。

(二)氛围营造——科研平台和体系的打造

按照打造国际化、多元化、常态化的总体原则,秉承科学研究之精神,明确科研育人之导向,在国内外、校内外、院内外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根据国家、地方需求和学校的特点特色,目前工商管理学院已构建了国际化、多元化、常态化的科研平台建设总体框架,已实现全面覆盖、全员参与、全程管理,逐渐形成完善的、稳定的科研网络体系和浓厚的科研育人氛围。如承办国际国内前沿重大会议,举办文泉工商•长江论坛、文泉分享会、文泉法商大讲坛,各系邀请本领域知名学者来学院开展学术讲座


1 2021年度秋季文泉法商大讲坛安排

总期次

时间

主讲嘉宾

嘉宾单位

主  题

16

11.27(周六) 19:30

刘瑛教授

中山大学法学院

国际经贸格局与协定视角下的RCEP协定

17

12.4(周六) 19:30

李文主任

湖北中和信律师事务所

企业刑事合规的湖北探索

18

12.11(周六) 19:30

许多奇教授

复旦大学法学院

跨境数据流动的合规治理

19

12.18(周六) 19:30

赵万一教授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我国《民法典》对市场经济的调整及其对未来社会发展的影响

20

12.26(周日) 19:30

胡涛主任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

破产重组助力企业凤凰涅槃



(三)学术研究——锻造科研创新能力的核心途径

1参与科研训练,提升学术素养

科研育人首要体现就是以科研为导向,为学生提供多层次的学研平台,让学生充分沉浸在深厚的学术氛围之中。在学术基础方面,每年9月伊始,开展针对硕博新生的“三高”课程讲座培训,覆盖率达百分之百。在学术视野方面,学院自2017年以来,实施“参与式讲座”计划,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作为演讲嘉宾,累计举办70余场,年均有千余人次预约参加并积极互动。在名家大师讲座的熏陶下,学生能够从国内外顶尖学者的学术报告与分享中得到丰富的科研启发,自身的学术逻辑和思维框架也得到了良好的培养。此外,学生还通过参与论文训练营、“大创”训练营、“十大科研之星”评选、高端出国交流学习等活动项目,积极参与到“博文杯”、“大创”、“工商学苑杯”经济管理学论坛等学术科研活动之中,科研热情得到极大释放。2017-2020年,工商学子参与省级、国家级学术竞赛获奖数目超过350个,获奖学术论文超过250个。


1经管共商”系列主题讲座上座无虚席


2分层分类培养,实现学有所需

不同年级和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科研的内在需求与外部要求是不同的。在科研训练过程中,本、硕、博各层次及各年级的学生都有相应的学研平台,让“科研育人”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体系。

3学生主动参与,搭建多元平台

学院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为导向的科研模式,在打造的各类线上线下学研平台上力求以学生参与为主导。学生通过担任活动的“主角”,能更好地理解与吸收所研究的内容。

4开辟“第二课堂”,实现以赛促研

 “第二课堂”是常规课程教育的补充与延伸,在“第二课堂”中开展具有差异化、特色鲜明的实践活动,能充分满足学生端的多样化的科研需求。学院以打造“榜样工商”、“书香工商”、“礼冠工商”、“经管共商”、“志愿工商”五大特色校园活动为着力点,通过举办同学们喜闻乐见的课外文化活动,引领同学从励志笃行、广博学识、职业素养、研究实践、社会服务五个方面全面发展。近年来,我院学生参与各类科研实践活动的积极性逐年提高,并取得较好成绩。

5注重社会服务,深度参与实践活动

实践出真知。要实践就要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我院立足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用社会主流价值观指导学生的科研实践,引导学生将科研与实际应用结合,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我院鼓励学生把知识用在生产实践中,学生也积极参与各项寒暑期实践活动,从2017年至今,学院暑假社会实践共立项82项,其中48项为校级立项。根据培养学生综合科研实践能力的需求,我院还积极与校外的科研实践单位进行合作。目前已与近60家单位设立了“产学研基地”和“研究生创新教育基地”。同时,我院积极组织学生走进校友企业参观学习,通过“校友导航计划”等活动,从实践角度为学生的科研素质提升、学习生涯规划给予指导。


2019年工商管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寻访重庆校友


(四)制度保障——配套的制度建设,为科研育人保驾护航

1加强科研诚信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科研诚信道德观

科研诚信教育是科研诚信建设的中心环节,为促使学院学生对科研诚信的认知内化,形成和发展科研诚信品质,树立科研诚信道德观。学院在新生入学、论文开题等环节都会做到事前教育,事中通过指导教师及论文查重系统检测等进行监控,事后则由学院学术委员会根据《工商管理学院本科生学士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进行相应处理。通过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相关制度和管理规定,帮助学生树立科研诚信道德观。

2提供经费支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术会议

近年来,学院每年举办讲座100多场,研究生参与度高。同时,导师也会积极推荐所指导学生参加专业学术会议。2019年学院博士生有54人参会,其中国家级以上会议33人;硕士生有124人参会,其中国家级以上会议82人。学院对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的学生进行专项经费支持。

3设计奖惩制度,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术讲座

为拓宽学生学术视野,提高学术素养,提升学术研究能力,促进教风和学风建设,学院通过制定《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参与学术讲座管理办法(试行)》,促使学院学术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学术讲座的形式主要包括校内外专家、学者讲授的学术报告、专题讲座以及学术会议等。学院制定了相应的考核要求和惩罚措施。

4采取多样化形式,认可和奖励学生的科研产出成果

学院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的科研成果进行认可和奖励,有效激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具体包括设立各种类型奖学金对普通本科生优秀科研成果奖评比工作予以配套奖励对本科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予以实物奖励等各种制度安排


三、推广应用情况

通过实施科研育人项目,工商管理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首先,学生科研参与创新高。表现在一是学生学术科研立项屡创新高。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博文杯、研究生创新教育计划、校外科研项目等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在学校名列前茅;二是学生学术讲座参与度明显增强。实现了100%覆盖,年人均5场次以上;三是学生科研融入热情不断高涨。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结项优秀证书(2020年立项)


其次,学生科研成果“质”“量”双增长。表现在一是论文数量逐步增多,标志性成果不断显现。据不完全统计,全院硕博研究生每年在CSSCI以上期刊刊发论文30篇以上。近年来更是在中文三大刊累计发表4篇论文;二是学术学科竞赛成绩突出,荣誉斩获量显著提升。三是学位论文质量明显改善,优秀论文数量屡攀新高。


4 2021年全国大学生商科综合能力大赛获奖证书


最后,学生综合竞争力有提升。表现在一是深造人数稳中有升,入读学校名校云集。二是就业水平长期稳定,就业质量显著提升。三是毕业学生勇于担当,典型人物层出不穷。最值得称道的是,经过院校推荐、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层层选拔,学院先后有3人获评“长江学子”(湖北省高校学子最高荣誉奖)荣誉称号(见下表),占到了同期全校获奖人数的3/4


学院硕博毕业生斩获“长江学子”荣誉称号情况

年份

姓名

荣誉

典型事迹

备注

2017

毛海涛

 “长江学子”创新奖

学术成果见诸于《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世界经济》等权威杂志,同时乐于助人、关爱同学

全校唯一获奖者

2019

龚联梅

 “长江学子”开拓创新奖

学术成果见诸于《中国工业经济》《经济学动态》等权威杂志,时刻贯彻“为人民服务”宗旨

全校3名获奖者,学院占其二

2019

苏甫江·玉山

 “长江学子”自主创业奖

创办的“伯乐学车”,所成立的“伯乐创客团”为在校学生提供了超过200个兼职岗位



《中国社会科学报》专版刊登我院科研育人系列举措


(审核人 伍施乐)



编辑:陈博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