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新闻网!今天是

【本科教学成果风采展】法治评估学:教学内容、方法与实践教学成果

来源:教务部、法学院发布时间:2022-01-10 字体:

法治评估学:教学内容、方法与实践教学成果


成果完成人:张德淼等

成果完成单位:法学院


一、《法治评估学》教学成果简介

法治评估学于2020年在我校首开,创全国高校法治评估教育之先河。其作为一门博硕士研究生课程,更加致力于注重中国法治实践,注意对国外之法治评估理论、实践之合理吸收与比较研究,努力将评估教育理念融入法学教育体系,通过跨学科、多方法、重实践的法治评估学课程,创新与改进传统的法学教学方法。


1 中国法治评估中的价值维度与人权保障指标设计


本项教学成果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张德淼教授领衔的项目团队多项法治评估实践教育研究课题的成果集成,其教学发展思路与主要内容如下:

法治评估学教学发展之思路与方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法治评估教学应用理论演绎、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等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评估理论与方法,以实地调查掌握法治评估实践效果;通过专家论证与团队研讨,以中国法治评估的影响因素与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形成教学要点;利用追踪调查、文献资料梳理,集成中国法治评估实例,同时进行线上教学与MOOC教学资源、教材建设。第二,将法治评估教育融入法学教育体系路径研究,探索评估知识嵌入法学教育的模式。第三,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拟定此课程教学方法的初步方案,应用认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教学实践手段,逐步创新法治评估学课程之教学方法。


2 中国法治评估研究中心揭牌仪式


法治评估学教学的基本研究工作从三个方面进行出发:第一,不断地优化法治评估学的教学要点和案例,形成中国特色法治评估课程教学内容,推动法治评估人才培养,实现“教++用”三者的有机结合。第二,以“中国法治评估研究中心”为基础,为法治评估教育提供实践平台和场所,为法治评估学的发展提供“中国经验”与“中国智慧”,将多样化法治评估教育融入法学教育体系。第三,同步结合“小组探讨沉浸式学习”“基层法治研究所”“中国法治评估研究中心”,以及“法治发展战略研究院”的学术研讨会等课堂教学与课外延展途径,不断地创新与改进教学方法。


3 小组沉浸式探讨学习


二、法治评估学教学成果之创新

(一)基于法治实践优化法治评估教学要点和评估案例,形成契合实际的法治评估学教学内容

项目组兼顾中国法治评估的实证研究和学理研究,提炼出中国特色的法治要素及评估内容和方法,致力于克服源生于西方评估运动而产生的“水土不服”,实现中国法治评估的本土化发展,初步形成法治评估的中国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和理论学术体系,此是本成果的创新点之一。

(二)总结教学实践,构建“理论教学—法治评估个案研究”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

法治评估课堂践行了理论联系实践的基本要求,充分形成与构建“理论教学—法治评估个案研究”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下项目团队依靠丰厚的理论功底,与湖北省多个部门开展深度合作,参与并主导了多个评估项目;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法学会重点项目、司法部重点项目支持。通过该模式的应用,导师团队引导,大批硕士博士生以法治评估问题学位论文选题参与课题研究,成为兼具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的博硕士法治评估人才,诠释了素质教育之理念。


三、法治评估学教学成果的实际推广应用效果

(一)教学成果呈现

在我校法治评估学课程教学中,全面应用本成果形成的教学要点、博硕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获得显著的教学效果。

1、学生对法治评估兴趣浓厚

法治评估学专题课程开设以来,其核心专题既是我校社会治理法学专业博硕士阶段的专业必修课,也是法理专业博硕士《中西法理学专题》《立法学专题》的重要内容,同时还是法学院本科生课程《当代中国法治》《立法学》的关键内容;通过线上学习与线下研究与调查等方式,学生对法治评估兴趣愈发浓厚,以理论学习为基础,对湖北省水利系统“七五”普法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进行设计与调研,湖北省政府委托的重点项目《湖北省县域法治政府第三方评估研究》,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和司法部委托的《法治社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等多方位参与,将法治评估理论应用于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实践,学生们能够以己所学,应用到绩效考核评估实践并促进法治实践发展,为此感到无比满足与自豪。


4 中国地方“法治实施”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及操作准则研究结项证书


2、学生积极参与法治评估相关学术会议

在张德淼教授的指导与培养下,博硕士研究生以法治评估、法治社会治理、地方立法的法治评估、互联网司法评估、法治政府评估与绩效考核评估等为主题积极参与诸多学术会议,例如湖北省法理学年会、中国立法学年会与中国法理学年会等,充分兼收并蓄各方关于法治评估发展与实践的观点与看法,扩展法治评估理论基础。

3、培养了一批博硕士法治评估人才

尽管法治评估学课程2020年才在我校首开,但是张德淼教授于课程正式开始之前已经开始教授法理专业博硕士生法治评估基本理论与实践,此后更将其列为社会治理法学专业博硕士培养课程计划;同时以法治评估实践项目带动博硕士法治评估专门人才的培养,截至目前,已经形成12篇专攻于法治评估方面的论文,其中包括7篇博士论文,5篇硕士论文,另有4篇论文恰逢其时,结合当前法治评估课程的精讲要点与中国法治评估的实践,正在撰写之中。张德淼教授指导的已完成的硕博士生论文成果具体见下表:





(二)教学成果之实际推广应用

1、相关机构中的推广应用

本项教学成果的推广得到司法部、中国法学会、湖北省政法委、湖北省司法厅、湖北省法学会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大力支持,以课题研究与法治评估研究中心成立的方式得以推广应用。

在司法部支持下,项目团队申请重点课题《第三方立法评估制度化研究》;在中国法学会支持下,成功申请《中国地方法治实施效能评价指标体系与操作准则研究》;在湖北省政法委和省法学会的支持下,成功申请《地方法治评估的基本问题与基本进路研究》;在湖北省司法厅的支持,成功申请《湖北省县城法治政府建设的第三方评估》,上述成果均已完成或即将完成,以项目为基础促进法治评估学的理论应用与实践发展。

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学校的交流、推广与应用

依据法治评估学课程之教学要点与创新实践,团队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成立中国法治评估研究中心;同时张德淼教授应邀前往华中科技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宁波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高校进行关于法治评估的讲座。

3、其他活动中的推广与应用

张德淼教授被聘为湖北省“七五”普法讲师团成员,同时通过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与计量法学论坛等对法治评估学进行推广与应用。


5 张德淼教授被评为湖北省“七五”普法讲师团成员


4、出版书籍、发表论文等

法治评估学成果出版教材2部;涉及实践课题7项;公开发表相关论文13篇;指导博硕士论文12篇;相关网站报道不完全统计为16次以上。

忆往昔,已创法治评估教育之先例;望未来,法治评估之理论建构与实践应用必然与中国法治实践不断呼应,法治评估学亦始终关注国内发展实践与国际动态潮流,保持教学内容与方式上的开放性,强化法治评估教育的特色与优势,为法治中国、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的一体化建设持续不断地输入一流法治评估人才,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法治人才保障与理论支撑。


6 教材建设成果


(审核人 伍施乐)


编辑:陈博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