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新闻网!今天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研究小组”2021年学术年会在我校召开

来源:哲学院发布时间:2021-11-30 字体:

新闻网讯(学生通讯员 郑力源 周宜)11月27日,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及罗莎·卢森堡基金会主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研究小组”2021年学术年会在我校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南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江汉论坛》《武汉大学学报》《云梦学刊》等期刊的共八十余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腾讯会议+线下会议”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学术研讨会并发言。

27日上午830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书记栾永玉教授、复旦大学陈学明教授分别为开幕式致辞,会议开幕式由北京大学郇庆治教授主持,郇庆治教授宣读了罗莎·卢森堡基金会的祝愿。随后,上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研究小组”工作总结分为三个部分,分别由中国人民大学张云飞教授、北京邮电大学李全喜教授和北京大学郇庆治教授主持。

第一个部分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研究小组”工作的活动、执行与成效。郇庆治教授从项目概况、主要活动与主要内容等方面作了2015-2021年的研究小组工作汇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聪聪副教授汇报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社会生态转型”博士生论坛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研究网络的形成、博士生与青年学者培养以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社会生态转型”理论研究发展的重要意义;东华理工大学花明教授、福建师范大学蔡华杰教授、南京林业大学曹顺仙教授、海南师范大学杨英姿教授、山西大学王继创教授、山东大学李昕蕾教授等作简要汇报。

第二个部分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研究小组”工作的议题、成果与拓展。张云飞教授从生态文明基础研究理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体系研究、新中国生态文明史、中国古代生态思想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等版块对近十年生态文明研究情况做了详尽介绍;解保军教授围绕他的新著《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理论研究》展开,将生态批判当作马克思恩格斯社会批判理论的新视阈加以阐述并分析其重要性;蔡华杰教授汇报了自己近些年参与的生态会议和调研情况、学术论文与译著发表情况以及他对未来工作的展望;中共中央党校李宏伟教授对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对推动小组工作所做的贡献与努力予以充分阐释。其余专家学者结合个人在生态文明领域的学术成果与拓展分享独到见解。

第三个部分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研究小组”工作的机制、问题与建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院长王雨辰教授首先对各位与会学者致谢,然后从个人的学术研究情况、研究小组的学术研究情况以及他对研究小组未来工作提出的问题与建议等方面展开说明。最后王雨辰教授在对研究小组学术研究成果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也提出了对研究小组未来工作的问题与建议:第一,需要将研究小组打造成一个真正科学的学术共同体——学派,制定出其研究纲领与研究范式;第二,需要着重从生态文明基础理论问题和生态文明实践问题两个向度入手建构一个真正具有中国理论形态的生态文明。北京邮电大学李全喜教授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人与自然的关系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国外绿色思想译介与研究、生态文明教育研究等方面述说个人研究成果,他提出:在深化学术体系研究的同时,增加学科体系的研究,搭建学术成果研究平台。其余学者均在汇报个人研究情况的同时,为研究小组的未来贡献自己的思考。

下午的会议分为四个专题,分别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杂志社的唐闻笳女士、《江汉论坛》编辑部的胡静研究员、《云梦学刊》主编彭柏林教授、《武汉大学学报》编辑部副主编涂文迁女士主持。专家学者们的发言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研究、国外生态马克思主义流派及进展研究、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研究与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等四个方面,还涉及到生态文明与中国法治相结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城市空间治理等问题的具体分析,各位学者在紧扣会议主题的同时全方位多层次地提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认识与看法。

审核人:高碧峰

编辑:崔桢桢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