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吴凌山 学生通讯员 刘晓清 史雅芳)10月21日下午4时,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邀请,四川外国语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董洪川为学院教师、研究生带来一场题为“文学就是人学:M.H.艾布拉姆斯论人文主义批评”的线上学术讲座。
本次讲座由外国语学院院长蔡圣勤教授主持,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袁奇副教授、中外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所主任谢群教授、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导师刘红卫教授、王娜教授、李晶副教授等多位老师及学院21级全体硕士研究生在文波楼同传会议室观看了此次讲座。
董洪川首先简要介绍了迈耶・霍华德・艾布拉姆斯的学术成就,指出了其作为美国当代著名文学批评家和浪漫主义研究的权威学者的重要地位,及其“文学即人学”的人文主义批评观。其次阐释了艾布拉姆斯著名“四要素框架”,“作家----世界—作品—读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什么是人文主义批评这一重要问题,在艾布拉姆斯看来,人文主义文学批评是:它将文学作品视为人的创作、为了人、关于人及人关注的事件。接着,他从文学研究的中心——“人”、文学产生的基础——“共享世界”、文学世界与人生活的世界的通约性、文学作品的“媒介”功能及以人文主义批评所用的传统语言与方法等方面着手,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人文主义批评”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西方延续千年“批评传统”,也可以称着文学批评的“人文范式”的原因,并强调艾布拉姆斯自始至终站在这种立场上开展文学批评与研究,并且为之辩护。董洪川还解释了艾布拉姆斯提出的人文学科研究包括文学批评方法的多元论观点、“多元视角”与韦勒克的“透视主义”之间的关系。最后,他总结了人文主义批评/批评范式丰富的历史承载及其以历史、文化传统作为自身发展之源的独特性。
在答疑环节,学生师生从讲座内容出发,向董洪川提出许多问题,董洪川一一予以详细解答,与参会师生展开热烈交流。
审核人:余向阳
编辑:吴世杰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