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是全国最早开展劳动与社会保障教学和科研的院校之一。1993年招收劳动与社会保障专门化本科生。1998年正式设立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是我国首批设置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的8所院校之一。本专业历经20多年积淀和发展,现已形成“本-硕-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根据《中国大学评价》,本专业稳居全国同类专业前列,获得较高的同行评价和社会声誉。
坚持立德树人 强化政治引领
与时代同步,立足民生,动态调整专业培养方案。按照新文科建设要求,相继开设《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解读“健康中国”》等“读懂中国”系列通识课程,讲好中国社会保障故事,培养学生“知中国、爱中国”的家国情怀。
深挖课程思政教育元素,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融入课程。开设《管理学原理》《社会保障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等课程,深度挖掘提炼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时代性和开放性。
围绕“有理想、懂经济、会管理”三个核心要素,构建思想政治、专业知识、创新创业等三大主题教育实践资源库,设立20余个专题教育实践项目。突出职业道德的培养,每年邀请行业、企业专家走进课堂。定期开展以“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等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实践活动,提升学生道德素养。
学科底蕴深厚 支撑平台厚实
社会保障学科创始人赵曼教授带领团队,开拓创新,打造民生专业学科群。2001年获批社会保障硕士点,2003年获批社会保障二级学科博士点;2004年,《社会保障学》获批省级精品课程,2007年获批国家级精品课程和湖北省级品牌专业,2008年获批省级重点特色学科;2010年,“社会保障学”教学团队获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同年,以社会保障博士点为依托,申报并获批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2013年,《社会保障学》获评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19年12月,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获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以社会保障专业为基础,先后成立了城乡社区社会治理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民政部全国理论政策研究基地、湖北省创业与就业研究中心、湖北省养老机构协会,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础等省部级研究平台,为多学科交叉融通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创业特色鲜明
立体化推进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连续5年举办“研究方法暑期学校”“寒暑期社会实践”,跨专业组建100余个创业团队参加国家和湖北省各类创业大赛,每年举办“博文杯”、学科竞赛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2007年开始在本专业及全校各专业开设5门创业课程。《创业基础》《创业风险识别与规避》慕课课程学习人数超过10万。2011年试点开办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创业管理方向)辅修二学位,通过创业教育激发创新活力,促进专业和就业能力提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构建“课堂教学-课外延展-三业融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行“创业+立德”教育体系,培养大学生“敢闯会创”精神,增强创新理念、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
校内、校外协同创新。依托教育部高教司2018年协同育人基地“直通中关村创业实验室”,以及教学团队与政府、相关企业、社会组织等30多家单位联合建立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扎根社会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增长智慧才干,锤炼个人品德。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用人单位评价较好
应届毕业生就业质量高。近5年,一次性就业率平均高达94%。2018年,66位应届毕业生中继续深造人数占比达48.5%,其中有7位进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等海外名校深造;协议就业人数占比约45%,大部分去向为央企、各类国企和政府部门。
往届毕业生职业发展较好。我校《2018年校友职业发展白皮书》的调查结果表明,本专业毕业7年以上的本科生中,一半毕业生已走上中层以上领导岗位。所有毕业生均反馈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符合社会需求且有良好的社会声誉,绝大部分毕业生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成效总体满意或比较满意。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较好。我校《2018年校友职业发展白皮书》的调查结果表明,用人单位均认为本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素养、敬业精神、诚信度、社会责任感、工作激情高,学习能力和专业知识与技能强,用人单位均表示会继续招聘本专业毕业生,约20%的用人单位还表示每年会重点招收本专业毕业生。
展望未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将认真贯彻新文科建设理念,守正创新,坚持将立德树人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一流课程体系,紧密结合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持续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和本科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编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