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新闻网!今天是

【新时代一流人才培养】工商管理学院:立德树人,建经法管创新融通一流专业

来源:教务部、工商管理学院发布时间:2021-04-12 字体:



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两大一级学科,涵盖十个本科专业(方向),其中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农林经济管理、旅游管理、工商管理五个专业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秉持“立足中南,面向世界,成为经法管融通的一流商学院”愿景,实施“追潮流、接地气、创特色、担责任”的发展战略,切实打造中国和世界商科教育领域的“中南派”。

   

 “五位一体”的创新性、融通型、国际化特色人才培养体系


聚焦专业建设,夯实人才培养根基

市场营销专业是国家级一流专业,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及教材、国家级教学名师。经过充分调研,市场营销专业定下了产学研融合的实践转型基调,充分发挥营销+电商专业交叉融合的特色,借助互联网+的趋势,形成自身特色与差异,打造国家一流专业。孙洪庆副教授将德国双元制教育特点融入其课堂设计,大力推行基于PBL项目制学习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来自企业的真实项目有机整合到大学课堂,在大量利用互联网技术促进学生在线碎片化学习的同时,在线下实行参与式、顾问式、挑战式、实景式的教学模式,打造营销教学的O2O模式;同时配套实行多种全过程考核方式,借助新媒体营销工具和电子商务手段,以真实的品牌策划方案和电子商务绩效作为考核依据,来引导学生锻炼创新创业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秉持内、外贸一体化的学科建设方向,以科研引领教学,逐步形成了“立足国际前沿、总结中国经验、服务经济社会”的综合培养理念,以及“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贸与外贸相结合,经管法相结合”的四结合学科特色。为了更充分地利用优秀师资进行本科人才培养,丰富师生互动机制,国际经贸本科生各个年级都配备有学术导师,从2018级专业分流后第三学期起实施“本科生全员导师制”,提供个性化培养方案以及“一对一”的导师指导和学习路径设计,通过若干高阶课程的学习及广泛的学术参与,让本科生在大学阶段有参与科研的机会。近年来,专业已举办“国际贸易与区域科学前沿研讨会”等多个系列的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学术分享让大家受益匪浅。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注重学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综合培养,通过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研究综合性、深层次的“三农”理论问题,把实现乡村振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教书育人中。近年来,主持承担了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其他国家级、省部级和横向项目多项,为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举办了“贫困、增长与不均等:中国经验及其对全球的启示”“中孟泰三国减贫与发展合作能力提升”等国际学术研讨会,连续3年举办“乡村振兴战略高峰论坛”,这为学生拓展学术视野提供了有利条件。

旅游管理专业创新推行“研究型立体化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一次性就业率95%以上,用人单位满意率 97%以上。最近三年,本专业学生跟着老师们完成各类各级规划200 余项,既直接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伟大事业,又实实在在增长了专业才干。仅邓爱民教授指导的学生团队就先后获得2018年度“万名旅游英才计划”实践服务型培养项目1项、研究型英才培养项目2项,国家级项目立项5项,省级竞赛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


工商管理专业发端于1948年中原大学工厂管理系设立的工厂管理专业,历史底蕴深厚。本专业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开设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培养“精管理、通财务、善投资、懂法律”的融通型复合型管理人才;坚持教学改革创新,增设多行业、多层次的实践教学基地,紧盯数字化转型、大数据、区域链、绿色创新管理等实践前沿,力促科研与教学深度融合,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落实“校内+校外”的“双课堂”人才培养创新模式。通过开设全英文、双语课程,训练学生的国际化思维与跨语言沟通能力;依托工商管理(国际班)项目,深化开放国际化合作办学资源,强化本专业全体学生的国际化综合素质。本专业在2020年软科最好中国学科排名中位居前6%,获评为“中国一流学科”;在2020年金平果对1107家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评价结果中,本专业荣膺五星级专业。


优化课程体系,加强金课建设力度

学院建成《经济地理与企业兴衰》、《组织行为学》、《人人学点营销学》、《国际贸易学》、《国际贸易学(双语)》、《市场营销学》等6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电子商务那些事》作为我国首批高校在线国际课程之一,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高校和我校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国际商务》入选教育部第二期来华留学英文授课品牌课程。学院同时打造《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学》、《世界遗产在中国》、《改革开放与美好生活》、《走向流通强国之路》等多门校级标杆课程、读懂中国系列课程及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积极尝试跨校课程建设,《管理学通论》、《改革开放与幸福生活》2门课程成为学校与华中农业大学校际合作交流课程。

2020年,获3项教育部经济与贸易教学导委员会和工商管理教学导委员会“金课”建设教学研究项目;获4项教育部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个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立项等。


紧扣新文科建设,深化教育平台建设

学院在已有的“WTO与湖北发展研究中心”的基础新建“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为师生提供了服务区域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建言献策的平台。打造各类学科论坛,如“文泉法商大讲坛”,不仅打破经法管学科的边界,也打破学校与社会的边界,组织社会专业人士、师生各类群体相互分享、交流和学习,探讨创新融通教育之道;“南湖农经论坛” 组织师生针对具体“三农”问题、基于研究成果开展研讨,邀请国内知名“三农”学者开展讲座;“工商管理前沿讲座”与“产业前沿讲座”邀请工商界的知名企业家、著名管理学专家,围绕工商企业管理实践前沿开展系列报告与讨论会,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各专业定期举办讲座、文献分享会、学术研讨会等,让同学们了解更多最前沿的学术动态。同时各专业还推出以专业前沿问题研讨为主要内容的公众号,例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经贸中南”,物流管理专业、管理科学专业的“运营与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专业的“中南电商云学堂”,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南湖农经观察”。

创新教学模式,狠抓实习实践环节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市场营销课堂与全国知名的品牌营销大赛进行了对接,实行“以赛代练”的学习模式。孙洪庆副教授《品牌管理》(双语)课堂的学生近年来就多次获得全国品牌策划大赛一等奖、二等奖、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湖北省复赛银奖等佳绩。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多次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立项、国际专业竞赛的大奖等,展示出了骄人的综合素质与竞争力。

学院注重通过教学模式和课堂模式创新,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回报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学生来到湖北通山县大畈镇、咸安区萝卜公社等实践实习基地,将学术论文写在大地上,促使学生树立重农思想,做到亲农、爱农、扶农和助农。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与多个外经贸企业合作共建了实习实训基地,目前已设有5个校外合作教育实践基地,并与汉欧国际、汤臣健等公司合作,成功搭建产学研基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编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