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学生记者 王源强 韩亚星 乔欣雨 摄影 韩亚星)5月19日晚7时,“希贤杯”系列竞赛之第十八届“足尖上的青春”校园舞蹈大赛决赛在南湖会堂举办。此次大赛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主题,展现了我校学生爱国爱校的饱满热情和奋发逐梦的精神面貌,共有来自十五个学院的参赛队伍携优秀的参赛作品,献礼新时代。
莅临本次舞蹈大赛的五位专业评委分别是中南民族大学、武汉体育学院客座教授、中央电视台节目导演、制片人肖军老师,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舞蹈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杜鹏老师,华中师范大学舞蹈系教师、美国纽约城市大学访问学者兰天文老师以及华中师范大学舞蹈系青年教师于璐老师。此外,学校各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人也来到现场观赛。
战火纷飞现荣光,家国情怀动真情。文澜学院携《战地山花别样红》率先登场,他们展现了在七十年前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一个懵懂的孩童成长为一名坚毅的战士以一腔爱国热情捍卫祖国尊严的故事,悲壮激昂的气氛在观众心中蔓延开来。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的《活着 1937》通过不同年龄阶段抗战百姓形象的塑造和呈现,再现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和百姓奋勇抵抗外来侵略的决心和斗志。生于苦难中的人民恐惧而惊悚的神情令在场观众无不屏息静气,为之动容。公共管理学院带来的《最后的名单》运用出色的肢体语言表现了众志成城、一致抗敌的决心,先烈们的报国精神深深烙印在观众们的脑海。血甲午国耻,扬民族海魂,刑事司法学院带来了大气磅礴的表演——《甲午海魂》,甫一出场,英雄形象和凛然的气势就令在场观众深感震撼。表演者拨开125年的历史迷雾,再现了甲午中日战争海上战场的激烈战斗,海战英雄用自己的生命书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
问君能有几多情,恰似一江春水晓南湖畔流,九州有一点最相同,就是最重情义。
这份情谊是少年对师父的尊师情谊,是阿里路上母子深情,是待嫁新娘对爱情的向往之情。统计与数学学院的《承学》将师生之间薪火相传的悠远精神通过轻柔的舞步缓缓展露;在会计学院舞者的一颦一笑,一悲一喜间,《阿里路》演绎出一个母亲的坚强大义;财政税务学院的《一抹红》以苗族特有的真挚、古朴的曲调形式表现出新娘出嫁前的羞涩和对未来幸福生活的真挚向往。
这份情谊还是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对故乡的眷恋深情。工商管理学院带来的《朱鹮》让我们跨越物种的分界,打破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局限,重新思量与动物关系,在舞蹈中感受人与自然相依相生的真谛;外国语学院的《版纳印象》以孔雀的灵性展现出自然之美,追求着人与自然和谐;金融学院的《梦回故土》则以蒙古舞形式讲述了离开故乡的女子对故乡深深地眷恋与不舍。
这份情谊同样是妻子对报国丈夫的翘首以盼的深情厚谊,中韩新媒体学院《我等你》的舞蹈演员们用他们的表演展现了军嫂对守护在国防一线的丈夫的翘首以盼,传递出对战士保家卫国的崇敬和对站在他们背后默默支持的军嫂的尊敬;是邻里闲聊的家长里短,悠悠岁月,法学院《幸福小院》的舞者以精湛的舞技和到位的微表情让时光停留在这个“小院”。虽是当你归来,我已迟暮,但爱让时光永恒,在这个小院,一切仿佛回到那年的芳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支舞蹈同样可以具有跨越时空的魅力。信息与安全工程学院带来的舞蹈《汉洛•颜子兮》带我们走进“斜摇群裾,嫣然一笑,虹裳轻云敝月”的汉唐,一睹汉唐文化的古典魅力。“碇步桥”是南方乡间常见的河边建筑,哲学院《碇步桥水情悠悠》带我们走进南方姑娘的记忆深处,倾听答答的脚步声,在碇步桥上回响的少女浅浅的清欢。经济学院带来的表演《纸扇书生》向我们展现了翩翩君子的形象,带领我们走进书生意气的生活,肖军老师在点评时甚至笑着调侃这英气迷人的君子“放置如今,恐怕也是撩妹高手了吧。”引得场上观众捧腹。
最终,刑事司法学院以97.60的高分拔得头筹,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和法学院的斩获二等奖,会计学院、信息与安全工程学院、财政税务学院、金融学院和经济学院获得三等奖,外国语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哲学院、统计与数学学院、文澜学院和中韩新媒体学院的表演获得优秀奖。
肖军评委这样点评道:“我观赏过七八次中南大的舞蹈比赛,此次比赛使我的期望值达到了最高峰。会计学院今年是一大亮点,统数学院的基本功扎实,工商学院大家给分都高,财税学院今年也在不断进步,中韩一改往日风格,将期盼表现的很好......但我最喜欢刑司学院的节目,将男子的阳刚之气表现得淋漓尽致。可以看出本次比赛中南大花费了很大的心力,我期待明年的比赛可以举办的更出色!”
“由于各种原因我们只能在大运场的空地上训练,但我们苦中作乐坚持了下来。师兄在炎炎夏日为我们送西瓜汁和柠檬水,带来阵阵清凉,队员们也都十分用心的去筹备,这也正体现刑司的精神。”刑司舞蹈团的团长赵英杞表示由于今年正是甲午海战125周年,加之这个舞蹈切合刑司人的精神,于是就选择了《甲午海魂》进行演绎。
编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