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新闻网!今天是

蒋碧昆:见证新中国宪法60年

来源:湖北日报发布时间:2014-12-04 字体:

来源:《湖北日报》

 链接:http://hbrb.cnhubei.com/html/hbrb/20141204/hbrb2489436.html

 

参与首部宪法制定,亲历现行宪法修订——
图文:蒋碧昆:见证新中国宪法60年

 

    “中国终于有了法定的‘国家宪法日’,这是一次非凡的进步,具有里程碑意义。”2日,在武汉丁字桥寓所,87岁高龄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蒋碧昆谈到即将到来的首个国家宪法日,激动不已。


    从亲身参与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制定,到成为中国宪法学界的泰斗,蒋碧昆说,“60年来,我与宪法结下了不解之缘。”

 

    首部宪法吸引1.5亿人讨论
    14大本笔记汇总各界意见

 

    回忆,从1954年开始。那一年是新中国宪法的起点,也是蒋老学术生涯的起点。
    1954年,27岁的蒋碧昆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本科毕业,被分配到中南政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前身之一)任教。暑假,他又回到母校进修。8月,他接到一个任务:去宪法起草委员会当临时编辑。


    当时,我国宪法尚未出台,只有一部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1954年3月中共中央提出宪法草案初稿,经广泛讨论修改后,由《人民日报》全文刊登宪法草案并发表社论,号召全国人民讨论。“我和一位叫小周的工作人员负责把全国各个系统的意见汇总整理。大至国家要务,小到标点符号,均要记录在案。”蒋碧昆说,在这次由1.5亿人参加的讨论中,人民群众一共提出了118万条修改、补充意见和问题,几乎涉及宪法草案的每一个条款。他当时整理了14大本笔记本,分成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国家机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国旗国徽首都五大类。

 

    毛泽东重视宪法文风
    要让百姓听得懂、看得懂

 

    首部宪法的起草委员会由毛泽东同志亲自领导。


    蒋碧昆记得,工作期间,起草小组办公室主任田家英还转达了毛主席对于宪法文风的要求:能听的人听得懂,能看的人看得懂。让老百姓都能理解宪法。


    广纳民智,通俗易懂,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得以定稿。1954年9月20日,当周恩来总理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宣布宪法通过的消息时,全场掌声雷动。


    蒋碧昆回忆,“当时,台上台下一片鼎沸,新中国有了根本大法的那种激动溢于言表。”


    此后,蒋碧昆与宪法结下不解之缘:回到中南政法学院后,他成为宪法知识培训的骨干,为宣传讲解宪法,他去过全省所有地区、绝大部分县市。现今我省主要的宪法研究专家,都曾聆听过他的授课。

 

    见证现行宪法四次修订
    对法治春天来临信心满怀

 

    作为中国法学会宪法研究会顾问、湖北省宪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蒋碧昆多次参与宪法修订。“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宪法。现行宪法是对1954年宪法的继承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经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我国又分别在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对现行宪法作过四次修改。”蒋碧昆说,“我为参与和见证这些法治进程而自豪。”“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要让宪法尽快走进所有公民的心中。”蒋碧昆认为,设立国家宪法日,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知其内涵,尊其以行,法治建设必会更进一步。”蒋碧昆说,他对法治春天的来临信心满怀。


    临别记者,蒋老意犹未尽,手书“且看今日之中华,竟是宪治之天下”几个大字,向宪法日致敬。

编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