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新闻网!今天是

朱书刚漫谈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来源:校报学通社发布时间:2014-05-15 字体:

    新闻网讯(学生记者 刘学强)5月13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台湾研究所所长、我校优秀党外代表人士朱书刚教授在文泉楼报告厅作了题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专题报告。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齐文远主持。全校副处以上干部,校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代表人士,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了报告会。


  朱书刚在专题报告中回顾了不同文明的政治发展历史,他强调,从历史中可以看出,政党政治比家族政治好,多党制比一党制好,多党合作制比多党竞争制好。朱书刚重点介绍了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政治协商会议的由来及发展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把统一战线称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之一,为后来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抗战即将胜利之时,中共提出召开由国民党、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党派会议,国民党却坚持将党派会议改为政治咨询会议,这实际上就是国民党的一党独裁统治。在重庆谈判中,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决定召开政协会议,这就是旧政协的由来。内战爆发后,1948年4月30日,中共发出五一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联合政府,各民族党派纷纷响应中共号召,召开了新政协会议。


  新中国建国初期,毛泽东及时劝止了民主党派提出的“光荣结束”之举,朱书刚介绍说,当时毛泽东指示周恩来,中国共产党存在多久,各民主党派就存在多久,我们是执政党,需要各民主党派的监督。然而,50年代末期以后,五七反右和文化大革命等运动使得中国的政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直到粉碎“四人帮”和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得以恢复。


  1993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写入宪法,朱书刚认为,写入宪法意义重大,是对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双向制约,但是这一制度还较为抽象,民主党派参政方式还有待完善。报告最后,朱书刚提出了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几个特殊问题,包括政党制度的定型问题、中国版《政党法》的制定问题、人民政协的定位问题、民主监督的强化问题、一中框架与政党和宪政问题等,这些重大问题都需要引起学术界和政治界的认真思考。


  齐文远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朱书刚教授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我们对协商民主的内涵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报告从历史的脉络上将一些鲜味人知的史料联系起来,生动地说明任何事情都需要民主,协商民主对于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的作用。
  

编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