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新闻网!今天是

赖兴胜:一份爱心拯救一个生命

来源:文澜新闻网发布时间:2014-05-07 字体:


    新闻网讯(学生记者 王园园 王诗祺 唐凯丽)  近年来我国白血病的情况十分不容乐观,中国白血病患者已达4百多万,每年增加约5万,而每年进行的骨髓移植手术只有几百例。中国骨髓捐献的形势十分严峻。如同本文主人公赖兴胜所言,“对抗血魔,需要每个人的参与。”


  
    2013年6月6日,7点半起,整整三场骨髓捐献,以“连环大接龙”的方式在武汉同济医院血液科正式开始。捐髓救人的三位青年均为武汉高校学子,我校工商管理学院的赖兴胜同学就是其中之一。他们捐出的造血干细胞(即俗称的骨髓)将给三位白血病患者带去重生机会。


  
    回忆·为陌生人献髓历时八小时
 
    2012年9月,在一辆普通的街头采血车上,赖兴胜申请成为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


  
    2013年2月,接到中华骨髓库工作人员的电话,他当场表示愿意捐献骨髓,没有丝毫犹豫。


  
    2013年3月,接受HLA高分辨检测,检测结果他与患者的骨髓相合度为99.99%,符合捐献要求。


  
    2013年6月4日,进行简单体检,在四天内,他每天静脉注射一针动员剂。


  
    2013年6月8日,骨髓采集在同济医院血液科正式开始。


  
    6月8日早晨六点钟,赖兴胜在一阵闹铃中醒来,注射动员剂带来的副作用让他全身乏力,但他又期待着今天将进行的第一次骨髓采集(由于被捐助者体重较大,需要进行两次采集)。


  
    8点,骨髓采集正式开始。他躺在血液科的病床上,看着医生将输液管分别插入他的左手和右手,搭建体外血液循环,针头插入的瞬间有细微的疼痛感,“也不是很疼,比我想象的要小很多”,他这样想着,医生已经打开了机器。一阵阵沉闷的声音传遍病房,身体里的血液从左手流出,十几秒钟后又从右手流入,按照医生的嘱咐,为了加快血液的流出速度,他需要用左手捏动一个皮球,时间久了,就会感到手掌酸疼无力,于是一旁的女朋友便温柔地揉捏着他的手指,减轻他的酸痛。



   

                         图为赖兴胜与一同捐献骨髓的同学一起合影(图片来自荆楚网)


 


  四小时的采集过程,他身体里的血液循环了十几遍。躺在床上,静静感受着生命的流动,身边的朋友们在陪他聊天,赖兴胜偶尔会回应几句,时间就这样在聊天中逝去。结束第一次骨髓采集后,歇息片刻,医院特意为他们准备了营养丰富的午餐。 
   


  9号,再次经历了漫长的四小时,赖兴胜的骨髓捐献终于结束。当天下午,赖兴胜便和前来看望他的同学们一起回到了学校。 


   
  一周之后,生活回归常态,期末考试以及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迫在眉睫,因为之前的骨髓捐献耽误了一些时间,赖兴胜面临着不小的学习压力。他透露,在繁忙的复习间隙,他也会不自觉地想到那位素未谋面的女士,不知道自己的骨髓是否挽救了她的生命,她是否能够迎来自己的新生。


   
    感恩·那些一直陪伴着自己的人 

  采访中,赖兴胜告诉记者,在这次骨髓捐献中,他最感激的一个人就是中华骨髓库的工作人员邹老师。邹老师已是花甲之年,半生奉献给了中国教育事业,退休之后,邹老师成为了中华骨髓库的联络员兼会计员。在整个骨髓捐献过程中,邹老师一直很照顾赖兴胜。早在采集前的一两个月,邹老师就经常通过电话叮嘱他的饮食和作息,为之后的骨髓捐献做好准备。采集骨髓的前五天,赖兴胜开始接受动员针注射,邹老师时时陪伴,嘘寒问暖。 
   


  赖兴胜第一次注射动员剂时,邹老师一直在旁边看着他。 


   
  “还好吗?感觉如何?” 


   
  “现在就是全身无力,只想躺着睡会儿。” 


   
  “动员剂是促进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释放到外周血中,全身乏力是它的副作用,对你的身体不会产生永久的影响,所以不要太担心啊。” 


   
  类似的对话在接下来的几天经常会出现,“今晚早点睡啊,不要玩手机”,“多吃点,对你的身体有好处”,“晚上空调温度不要开得太低,小心着凉”,邹老师温柔的声音,细致入微的关怀让他心里仅存的一点对骨髓捐献的恐惧也消失了。短短的五天,他们产生了一种近似于母子的感情。赖兴胜喜欢称呼她为“干妈”,直到现在,两人保持着联系。

 

 

 

         

活泼乐观的赖兴胜



  “最让我感动的人,一定非我的女朋友莫属了。”说到这儿的时候,赖兴胜一直注视着身旁女朋友的眼睛。“她一直很支持我的决定。之前每一次献血,她都陪在我身边,为了我这次的骨髓捐献,她还特地请了五天假。每次注射完动员剂,因为副作用全身乏力,她就一直搀扶我回宾馆。还记得我第一次进行骨髓采集时,她看到我胳膊上扎着的输血管,尽管我一直跟她讲一点也不疼,可她还是哭了。”说到这件事时,他的女朋友在一旁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她告诉记者:“我总担心他是在故作坚强,忍着疼不说出来。”赖兴胜在旁边立刻接口道:“我当时真的一点都不疼啊!” 


   
    呼吁·人人都应献出自己的爱心 

  当记者问他捐献骨髓对身边的人是否产生了积极影响时,他讲道:“我的亲身经历让身边的同学越来越了解骨髓捐献,对骨髓捐献的恐惧也减少了。跟我关系很好的几个兄弟都已经注册成为了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邹老师和我说过,今年咱们中南大在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数量也增加了一百多个。” 


   
  关于此次捐献的意义,赖兴胜反复强调这是一件很普通的事,他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而已。他讲道:“捐献骨髓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往小了说,它能拯救一个生命,往大了说,它还影响着社会和谐。据我所知,现如今中国骨髓捐献的数量还不是很多,许多人认为捐献骨髓会危害自己的身体健康,其实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邹老师说过,中华骨髓库不会为了救一个人,而去害了另一个人。另外,悔捐也是一件伤人伤己的事情。骨髓匹配成功对患者来说意味着一个生的希望,而志愿者的悔捐对患者造成的打击则是致命的,悔捐者本人也将受到心灵上的折磨。”说到最后,赖兴胜的神情也变得非常严肃,他呼吁大家:“放下对骨髓捐献的成见,现代科学已经证明了它的安全性,给别人一个希望也是给自己心灵的一次升华。” 
  

编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