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新闻网!今天是

新闻学院实训课程“武装”互联网思维

来源:校报学通社发布时间:2014-04-23 字体:

□学生记者 杨艳萍 王昕

    “办纸媒,开微信”。今年3月,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新闻11级的《采写编审一体化》课程再出新举措,以“互联网思维”开展实训,除创办传统的纸质媒体《BIG笔格》、《@江城》,还同步建立起微信订阅号“BigWe微互动”和“艾特江城”,探索新旧媒体融合的实训新体系。


  佟春玉老师介绍,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采写编评一体化(实训)课程一直都在“求新求变”,虽然课程设置本身是偏重纸质媒体新闻实践的,但从2011年起,除做纸媒外,2008级学生做了新闻网站,2009级和2010级学生做了微博媒体,现在正值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传播时代”,新闻2011级办微信是应有之义。佟春玉说,“纸媒是否会死”尚无定论,践行新闻理想,锤炼专业功底之外,了解新的媒体形态,亲自做做新媒体,才能坚定而不乏勇气地去迎接裂变。


  经过一个月来不断的改版和调整,新闻1101班运营的《BIG笔格》杂志微信订阅号“BigWe微互动”十分活跃。这个以青年为读者的公众号专攻青年的三方面趣向:关注热点、品读生活、表达观点,且将其主要兴趣融合,打造出“有温度、会思考、懂情趣”的原创、轻松、机智的风格,常规推送六大栏目,包括微FM、微点评、微烧脑、微城市、微游戏和微盘点。订阅该公众号的师生赞其有媒体转型标杆“壹读”风范,“每一次的微点评,我们都盼着读,好喜欢!”


  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一直鼓励教师积极探索课程改革。新闻采访学要求老师课堂互动,学生走出校园;经济新闻报道要求学生走向社会,以媒体作品形式呈现学习成果,而且充分把学生的策划、采访、写作等能力融入到期末作品中;计算机辅助编辑在采编室进行教学活动,丰富学生动手能力。


  新闻学院副院长吴玉兰教授表示,新闻传播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特别是采、写、编这样的课程。“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我们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只有经历了将理论知识用于应用和实践的过程,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和吸收知识。


  对于将新媒体技术运用到实训课程设计中,吴玉兰表示,在媒体转型的大背景下,让学生利用微信去做新媒体杂志,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有了这样的实践经历,学生在未来的竞争中就多了一项技能,多了一项获取新闻素材的途径,在发挥媒介影响力时也多了一项传播渠道。


  随着“BigWe微互动”火起来的,还有背后负责运营的“7人团队”,他们不把实训课看作仅仅是融合传统采写编评摄的一门课,而是积极尝试武装自己的互联网思维,培养网络感。负责“微点评”的成员赵晓晴在改版前曾负责“微问答”,为了与读者互动,她利用QQ空间、个人微信和公众平台不断向读者发问,“有时候还会为了一个标点的错误而睡不着觉,其实挺辛苦的呢!”赵晓晴笑着说。笔名为“王先森”的团队成员王嘉和每周二向读者推送“微点评”,周日推送“微盘点”,幽默风趣、犀利敏锐的语言风格被众多读者转载并称“高大上”。


  微信公众账号负责人王昕说,微信初成立时,团队成员每周要开两三次会议,迎合读者的兴趣爱好,根据读者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改版和选题。现在步入正轨后,他们也每周一次会议进行总结交流。王昕说:“开会开会开会,催稿催稿催稿,写稿改稿发稿,再开会交流吐槽,这就是目前的工作状态。关注者数量在不断上升,我们会本着内容至上、小众风格,不跟随,不模仿的原则,尽力保证推送内容的质量与数量。”

(原载于校报第473期2版)

编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