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新闻网!今天是

台湾高校师生来校参加辛亥百年纪念与文化考察活动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11-09-07 字体:

   

 

    新闻网讯 (通讯员  朱书刚)金秋九月,丹桂飘香,清风送爽。由学校举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台湾研究所承办的“邀请台湾高校师生代表参加辛亥首义百年纪念学术交流与历史文化考察活动”开班式于9月7日上午在风景秀丽的南湖之滨举行。湖北省政协、湖北省台办和中共武汉市委统战部有关领导、学校领导、台湾大学等台湾高校的师生代表、学校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校内师生代表等40余人出席了开班式。

 

    校党委副书记齐文远在开班式上代表学校致辞。讲话中,齐文远副书记介绍道:我校与辛亥革命具有特殊的历史情缘,我校首义校区位于历史悠久的黄鹤楼下,毗邻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的工程营以及起义门、楚望台、阅马场、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旧址(今辛亥革命博物馆,俗称“红楼”)等辛亥革命遗址,是全国唯一为辛亥武昌首义起义军驻地之大学。史学是我校现有的九大学科之一,我校史学研究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任我校第一任校长开创了我校的史学传统。研究国共关系史、海峡两岸关系史与台湾史是我校在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辟的新的研究领域,形成了新的学术传统。学校已成立历史文化学院、台湾研究所和民国史研究所等的教学科研机构,有一批专家学者长期致力于辛亥革命与民国史研究、海峡两岸关系史与台湾史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学术研究成果。

 

 

 

    省政协副主席周宜开在致辞中代表政协湖北省委员会对“台湾高校师生代表参加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学术交流与历史文化考察活动”的顺利开启表示诚挚的祝贺!周宜开副主席在讲话中说,湖北武汉有“首义之区”之盛名,为孙中山先生所亲赐,并被海峡两岸同胞及全球华人所公认。近几年来,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发生积极变化,随着武汉至台湾空中直航的开通和《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签署实施,,湖北正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台资聚集区和两岸教育文化与学术交流中心。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湖北省暨武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湖北武汉台湾周”已连续举办了七届。2010年首次在台北举行,向台湾社会各界集中展示湖北武汉的魅力,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第八届湖北(武汉)台湾周将于纪念辛亥首义百年的“热月”——2011年10在武汉举行,必将引起海内外更广泛的关注和获得更丰富的收获。

 

 

 

 

 

 

 

 

    在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特邀台湾高校师生代表来湖北参加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学术交流与历史文化考察活动,使两岸师生代表欢聚一堂共庆辛亥革命百年和同话辛亥首义精神,这不仅可以唤起两岸同胞共同的历史记忆,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大联合,而且也有助于促进两岸教育文化与学术交流及鄂台交流,推动我省实现跨越式发展。

 

 

 

 

    省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副巡视员郭化夷、中共武汉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汪海鹰等也先后致辞。台湾大学教授杨颖超代表台湾高校师生代表作了发言。

 

    开班式后,来汉的台湾高校师生代表在逸夫楼南边的孙中山先生像前合影。随后,我校毛磊教授、省台办郭化夷副巡视员、张春英教授先作了国共关系史、海峡两岸关系与台鄂关系、海峡两岸关系史的专题讲座。

 

    台湾高校师生代表参加辛亥首义百年纪念学术交流与历史文化考察活动为期8天,台湾高校共有20多位师生代表参加。其间,将通过举行两岸专家学术报告会、两岸学者学术研讨会、两岸师生代表座谈会和互动式的联谊活动等形式,交流讨论关于辛亥革命与两岸关系研究的学术观点,台湾师生代表将参观起义门、首义广场、辛亥革命博物馆等与辛亥革命相关的历史文化场馆。以期加深对辛亥革命重大历史意义和海峡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的感悟和认知,又达到联络感情、增进友情、切磋学问、交流学术、弘扬中华文化之目的。

 

   

编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