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营报讯 (记者 郑光辉 尤庆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MBA教育在过去17年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得到了同行和学生的普遍好评,去年该校MBA学院被《世界经理人》杂志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MBA排行榜”第十三名、“中国最具价值EMBA”第九名。在纪念中国MBA教育发展20周年之时,本报记者就EMBA教育的相关问题采访了MBA学院院长汪海粟教授。 《中国经营报》:贵院作为国内MBA教育的先行者之一,确定了“办社会需要、特色鲜明的MBA教育”的办学使命,贵院的教育特色体现在那些方面? 汪海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以下简称“中南大”)MBA学院针对市场需求,充分发挥中南大经管法学科融通互补的优势,致力于培养“精财务、通管理、善投资、懂法律”的复合型、融通性、国际化人才。学院探索并确立了既不同于综合类大学、理工类大学,又有别于单一财经类大学的MBA教育发展路径,实行差异化办学,旨在推动中国MBA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对此,我们提出了“办社会需要、特色鲜明的MBA教育”的办学使命,强调在教学实践突出“特色、特长、特区”。特色,即发挥中南大的经济学、法学和管理学三个学科交叉和融合的比较优势;特长,即教师必须学有专攻,做到科研、教学和实践并重,能满足MBA教育系统性、应用性、开放性的需要;特区,即学校赋予学院独立实施教育改革的权利和空间,使之成为学校教学改革和体制创新的实验区。 《中国经营报》:当前国内个别商学院EMBA教育收费高昂,其教育质量和收费相比,也不尽匹配,您对此怎样看待? 汪海粟:EMBA的招生对象主要是各类经济组织的高级管理人员,学员性质和需求决定了这是一种精英教育,其师资队伍、教学内容、管理模式、硬件设施都呈现出专业化和高端化的特质,因而决定了学费的特殊性。 中南大在试行EMBA项目之初,就强调了学费取之于学生,并用之于学生的基本原则,认为该项目的学费收取应符合中国国情。首先,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虽然有许多企业家和高层管理人员有知识更新的现实需求,但我们必须看到他们愿意支付的学费是有效需求、有效供给和相关利益群体感受的函数,学费过高将脱离国情。其次,理性的学生在选择学习院校时,他们会考虑该类院校相关专业的历史沉淀、现行结构和未来预期,并在因大学而骄傲的商学院和因商学院而自豪的大学之间做出选择。最后,中国EMBA教育已试行了多年,第一批试点院校大多都有了数以千计的毕业生,他们的感受和收获对其学习的投入是最有效的检验。 2010年,中南大MBA学院对2002-2007级部分EMBA毕业学生进行的成长性调查显示,被调查者普遍认为毕业后个人职位、收入的上升,交流平台与社会影响力的扩大,综合能力的提高,所在单位经营规模、经营业绩、管理水平提高与改善,都与EMBA的学习密不可分。绝大多数被调查者对学院EMBA教育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在EMBA项目总体形象方面的满意度超过90%,在课程设置、师资安排、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方面的满意度超过80%。调查还发现,教师因素成为学院EMBA教育给学员留下良好印象的最主要原因。 《中国经营报》:贵校在EMBA教育项目中如何践行“培养能影响中国和世界的业界领袖”使命? 汪海粟:“培养能影响中国和世界的业界领袖”是我们的追求,但追求并不是空想。从中南财大毕业的EMBA学生构成来看,我们有很多学生分布在中国500强企业中,比如中石油、中国人寿、武钢和东风,这些企业不仅正在影响中国,同时也在影响世界。 中南大的EMBA教育项目,与北大、清华同时起步,我们有一个梦,即通过举校体制和所有师生员工的努力,在可以期待的时间内,将中南大MBA学院打造成中国顶级的商学院。也许与世界著名的商学院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我们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使中国的MBA教育拥有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后来居上未必没有可能。 近年来,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密切关注中国企业的改革和发展,通过对其发展战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及时调整学院办学理念、教学方式、课程设置和案例研究,以便在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的同时,发挥MBA教育机构对同行、对社区和对国家的责任。2006年以来,我们推出了以下三个项目: 第一,与楚天都市报合作,定期组织“楚天—中南MBA论坛”,针对经济发展中的难点和疑点问题,通过学者、企业家和新闻媒体的良性互动,促进湖北及武汉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 第二,编辑“MBA中外比较研究通讯”,研究全球MBA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每年六期,免费赠送给国内从事MBA教育所有的院校及有关管理机构,以践行对MBA教育行业的责任。 第三,与《法人》杂志合作,建立基于EMBA学生的调查系统,发布对重大政策和事件的调查报告,希望通过对集中分布在山东、浙江、北京、广东、上海和中部六省的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EMBA学生的调查,反映他们意见和建议,以服务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决策。 品牌来自学生和社会的评价。2003年以来,大庆油田先后有100多位高级管理人员选择中南大MBA学院就读EMBA;另外国内发达地区,如浙江、广东、山东等省份的国企、民企的大量高管人员也选择中南大就读EMBA,这些选择证明了他们认同学院的办学理念和社会影响。 《中国经营报》:贵院如何看待和开展EMBA的校友服务活动。 汪海粟:EMBA教育应该具有一种社区的功能,从EMBA教学活动中释放出来的社会资源正在被一种集合式的效应重新整合。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大背景下,我们的企业家和未来的企业家们应该看到,EMBA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促使参与者养成并终生保持着学习进取的习惯。跟随EMBA,我们能跟进当代最前沿的经济管理理论和运作方法,能以全球化的视野把握世界进步的潮流和趋势。 所以,我们提倡终身教育,对在校学习的EMBA学生,我们有培养的责任,毕业后我们仍履行对其终身教育服务的责任。为此,每年年初,我们都会在EMBA学员集中的地方(北京、山东、广东、浙江等地)举行中南大讲坛及校友联谊会,构建在校学生和毕业学生的战略互动,鼓励老师和毕业学生分享创业的经验与心得,如山东经济发展论坛、浙江中小企业发展战略论坛等,在不断增加学生的专业知识与信息量的同时,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中国经营报》:通过接受正规EMBA的教育,贵院毕业学员的状况发生了哪些变化? 汪海粟:我们对MBA和EMBA毕业生跟踪调查,通过EMBA项目的学习,学员综合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大部分学员发展态势良好。若将学员成果具体化为发表科研成果、工作职位升迁以及个人收入增加三个评比项目,调查数据表明,通过我校EMBA项目的学习,63%接受调查的学员在这三项上有所收获。经过EMBA项目的学习,受调查学院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数据表明有将近40%的学员收入增加幅度超过20%,12.1%的学员收入增幅超过40%,其中不乏收入增幅超过80%的学员;34%的学员经过EMBA项目的学习职位有升迁,73%的企业学员是公司的管理高层和董事长,其中董事长占到16%。调查表明,来自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学员,职务升迁的比例高达47.4%。 《中国经营报》:贵院下一步的目标和愿景是什么? 汪海粟:办社会需要、特色鲜明的MBA教育,实现以“特色、特长、特区”为核心的差异化和专业化发展。 |
编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