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三万”活动为通城麦市办实事
荆楚网消息(通讯员周苏展、陈博)4月12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书记徐敦楷在校组织人事部部长陈明等的陪同下,驱车来到通城县,看望了在麦市镇参加“三万”活动的该校工作组成员。当日下午,麦市镇冷段村的蛇垅水库修复项目动工,徐敦楷代表该校向水库建设项目现场捐助资金6万元人民币。这是该校为贯彻落实湖北省委、湖北省政府开展的“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为麦市镇新农村建设办理的具体实事之一。 据悉,蛇垅水库修建于1979年3月,1995年10月因持续特大暴雨,水库大坝底部严重浸水、溃口,给该村的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在各方支持下,蛇垅水库修复工程得以顺利开工。该工程完工后,可解决冷段村760亩水田灌溉问题,将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根据麦市镇的实际需要,该校还采取结对帮扶方式,当天还举行捐赠仪式,向麦市镇棋盘小学、陈段小学各捐赠了电脑25台。 3月8日,该校积极响应省委号召,派出了由李先卓、靖才春、王礼翔、傅小勇等4人组成的工作组来到麦市镇,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3月20日起,按照湖北省提出的“全覆盖”要求,工作组先后在驻点的麦市镇冷段、九房、七里、井堂等4个村,开展了全方位的进村入户、走访民情工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三万”工作组组长李先卓介绍,成员们克服居住地分散等诸多困难,穿越了100多个自然湾,已走访1901户8141人,重点走访了当地特困户、五保户、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空巢老人、致富带头人、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老板等群体,发放和张贴了2200多份《给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实地考察了水库、水渠、油茶基地、泡桐基地、养殖基地、工业园区,参加了田间劳动、乡间公路救援和夜间森林灭火,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了解到了农民朋友的所喜、所忧、所盼,进一步了解了当地民情。 4月13日上午,徐敦楷在通城县城玉立大剧院作了题为《解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专题报告。从重中之重,中央一号文件的解读;科学发展,农村改革的行动纲领;制度创新,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这三个方面为通城县委、政府、县人大、政协全体领导成员;各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县直各单位副科级以上干部;县“三万”活动办公室全体工作人员;“三万”活动驻乡镇工作队队长等600余人解读了政策,解析了制度,开阔了大家视野。通城县县长姜卫东主持报告会。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捐资送智给力通城"三万"
荆楚网消息(通讯员周苏展)5月6日至7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吴汉东、副校长刘可风,学校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及四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负责人,学校组织部、科研部负责人等驱车前往通城县麦市镇,开展了一系列惠民活动,助力当地“三万”活动的深入开展。
捐资办实事
5月6日下午3时许,通城县麦市镇九房村村委会前响起声声礼炮--该村中心街市政工程启动仪式在此举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吴汉东、副校长刘可风及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等专程到此,与通城县领导参加了该项目启动开工剪彩仪式,吴汉东校长代表学校向该工程建设捐出6万元人民币。 据介绍,九房村中心街始建于2005年,道路宽8米,长975米。近年来,因村民沿街新盖楼房增多,供水、供电、排污等设施已不能适应村民居住需求。九房村中心街市政工程的启动与建设,对于完善中心街配套功能,改善当地人居环境,加快村镇一体化建设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吴汉东在仪式讲话中说,希望这项工程能成为学校和麦市镇九房村之间团结的路、和谐的路、友谊的路,更希望能够成为九房村村民的康庄发展路。 当日下午,吴汉东校长和刘可风副校长一行在通城县领导的陪同下,分头登门慰问了九房村的特困户,向他们送上了慰问金,本次四个村共有16家贫困农户受到慰问。随后,来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油茶基地”参加了施肥劳动。 5月7日上午,在麦市镇井堂村云溪支渠疏浚工程动工仪式工地上,当刘可风副校长代表学校向村里该水利项目捐资六万元人民币时,当地村民连声说道“谢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对我们的关心,谢谢‘三万’工作组为我们办实事!” 井堂村云溪支渠全长4000米,灌溉面积1300亩。由于多种原因,已带病运行多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三万”工作组在访民情过程中了解到支渠由于营运时间长,造成淤堵,尽管当地政府每年投入人力物力清理,但受资金所限,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已经成为当地农民群众反映的难点焦点问题。在学校的重视和支持下,该项目的启动开工是为当地农民群众办的又一件实事。
送智拓视野
5月6日下午,该校科研部负责人姚莉、黄俊雄、汪锋以及五个人文社会科研究基地负责人:陈池波、赵曼、曹新民、陈志勇、黄孝武与“三万”活动工作组负责的四个村子里的负责人、村民代表就农村社会发展问题举行了调研座谈会。之前,还就相关问题在这四个村开展了问卷调查。会上,专家们就农村教育、水利建设、国家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农村医疗、农民的生活状况、农村小额贷款、农民增收等问题与农民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和深入的调研。据悉,调研报告将作为该校“三万”活动的成果之一,为政府决策和当地政府开展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5月7日上午,在通城县玉立大剧院,吴汉东校长以《政府管理与依法行政》为题,为通城县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全体领导成员;各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县直各单位副科级以上干部;县“三万”活动办公室全体工作人员600余人作了专题报告,吴汉东校长从法治政府建设的基本目标、依法行政的重要意义、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刻阐述,对基层干部今后开展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令听者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报告会由通城县县长姜卫东主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专职团干赴通城学习践行"三万"活动
荆楚网消息(通讯员梁娜)5月23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专职团干一行12人在校团委书记周巍的带领下,赴通城县麦市镇开展了为期3天的集中学习调研活动。 本次调研带着“学习‘三万活动'工作组、了解农村村情民意、帮助工作组调研搜集问题”等三大工作任务,坚持“讲学习、重实践、只帮忙、不添乱”的工作要求,按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的工作部署和指示精神,在该校“三万活动”工作组成员和村干部的带领下,分成6组分别入驻麦市镇七里村、井堂村、九房村、冷塅村扎扎实实地开展进村入户集中学习调研活动。 23日17时,调研组到达麦市镇七里村,与校“三万活动”工作组在村部会议室召开了学习调研的对接会议。会后团干分成6个小组,不顾路途辛苦,在“三万活动”工作组的带领下,立即深入七里村的9个组进行了走访和调研。调研过程中,该校团委书记周巍还代表学校团委向冷塅村特困户容国生一家捐款500元,尽微薄之力。 24日全天,在“三万活动”工作组四位驻村干部和当地村干部的带领下,6个小组分别赴井堂村11个组、九房村12个组、冷塅村3个组300余户村民进行了全面走访和调研,详细了解该村的基本情况,具体包括农户家庭人口、人均收入、经济来源、实际困难等,并协助“三万活动”工作组搜集村民对工作组驻村的基本要求、对“三万活动”问题推进和解决的体会和想法、对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意见和建议等;一天的学习调研结束后,晚上8:00,全体团干回到住地与四位驻村干部进行了交流和座谈,6个小组分别向工作组汇报调研走访情况,分享交流、深刻分析、客观评价了1天多以来通过亲身学习、实践、走访、调研后对通城县麦市镇现状的所思、所想、所感,思考如何从自身做起积极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感慨于近年来党和政府的强农惠农政策使湖北农村面貌得到的全面改观和农民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感动于工作组没日没夜“5+2”、“白+黑”的工作敬业精神;工作组从“三万活动”工作组通过近三个月调研了解到的通城县麦市镇集中反映和急需解决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山林失火问题、三留守问题、新农合问题、劳动力转移问题、土地问题、民办教师转正问题”等七大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解读,希望全体团干集思广益,共同合力推进“三万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25日上午,全体团干前往天岳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瞻仰抗日无名英雄纪念墓,传承革命烈士遗志、继承革命英雄伟业、以实际行动迎接建党九十周年。 专职团干表示,三天的学习调研是短暂的,是辛苦的,也是充实的,“三万活动”工作组驻村干部的艰辛劳动成果和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使每一位团干都备受感动深受启发,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如何进一步使我们的共青团工作更贴近基层,更贴近团员青年,如何更好的发挥共青团工作职能,值得每一个青年团干学习、思考和沉淀。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给力”通城“三万”活动
荆楚网消息(通讯员 陈博)5月29日至30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齐文远率领组织人事部、学工部等有关部门负责人来到通城县麦市镇,慰问该校“三万”工作组成员。并代表学校继续给力“三万”活动及新农村建设,开展捐赠活动。 5月30日上午,齐文远等与当地县、镇领导共同为七里村中心街建设推进工程剪彩,并代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工程建设捐资6万元。齐文远说:"今天,我们带着全校师生的嘱托,继续给力通城县麦市镇七里村中心街市政工程建设,为七里村农民朋友提供一个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 据悉,七里村中心街始建于1954年,道路宽8.5米,长2500米,是连接村与镇、县的交通路段。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供水、供电、排污等设施不完善,给村民带来不便,全面整修已成当务之急。自从3月份开展"三万"活动以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先后对口援建了冷塅村蛇垅水库大坝、九房村中心街市政工程、井堂村云溪支渠疏浚工程等项目,有力改善了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受到热烈欢迎。 当天上午,当地还举行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城乡互联、结对共建”促进村级经济发展的简短捐赠仪式,齐文远代表该校向麦市镇株树村捐赠资金3万元,向七里、井堂、冷段、九房等村捐赠一批衣物。组织人事部还召开了"城乡互联、结对共建"座谈会,与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委员就有关问题进行交流。 考察期间,齐文远等还在麦市中学与师生进行座谈,就农村基础教育、留守儿童帮扶等话题交流讨论,并代表学校慰问了该中学两名贫困学生。齐文远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克服困难,把困难看作宝贵财富,当成是人生的垫脚石。他还简要介绍了该校的人才培养情况,欢迎同学们将来报考该校。 |
编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