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新闻网!今天是

学校给力通城“三万”活动

来源:校报编辑部发布时间:2011-05-07 字体:

捐资  为农民办实事    送智  为干部拓视野

 

 

 

 

 

 

    新闻网讯(记者 周苏展  摄影 徐志持) 5月6日至7日,我校校长吴汉东、副校长刘可风,学校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及四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负责人,学校组织部、科研部负责人等驱车前往通城县麦市镇,开展了一系列惠民活动,助力当地“三万”活动的深入开展。

 

捐资办实事

 

    5月6日下午3时许,通城县麦市镇九房村村委会前响起声声礼炮——该村中心街市政工程启动仪式在此举行。我校校长吴汉东、副校长刘可风及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等专程到此,与通城县领导参加了该项目启动开工剪彩仪式,吴汉东校长代表学校向该工程建设捐出六万元人民币。

 

    据介绍,九房村中心街始建于2005年,道路宽8米,长975米。近年来,因村民沿街新盖楼房增多,供水、供电、排污等设施已不能适应村民居住需求。九房村中心街市政工程的启动与建设,对于完善中心街配套功能,改善当地人居环境,加快村镇一体化建设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吴汉东在仪式讲话中说,希望这项工程能成为学校和麦市镇九房村之间团结的路、和谐的路、友谊的路,更希望能够成为九房村村民的康庄发展路。

 

    当日下午,吴汉东校长和刘可风副校长一行在通城县领导的陪同下,分头登门慰问了九房村的特困户,向他们送上了慰问金,本次四个村共有16家贫困农户受到慰问。随后,来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油茶基地”参加了施肥劳动。

 

    5月7日上午,在麦市镇井堂村云溪支渠疏浚工程动工仪式工地上,当刘可风副校长代表学校向村里该水利项目捐资六万元人民币时,当地村民连声说道“谢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对我们的关心,谢谢‘三万’工作组为我们办实事!”

 

    井堂村云溪支渠全长4000米,灌溉面积1300亩。由于多种原因,已带病运行多年。学校“三万”工作组在访民情过程中了解到支渠由于营运时间长,造成淤堵,尽管当地政府每年投入人力物力清理,但受资金所限,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已经成为当地农民群众反映的难点焦点问题。在学校的重视和支持下,该项目的启动开工是为当地农民群众办的又一件实事。

 

送智拓视野

 

    5月6日下午,我校科研部负责人姚莉、黄俊雄、汪锋以及我校五个人文社会科研究基地负责人:陈池波、赵曼、曹新民、陈志勇、黄孝武与我校“三万”活动工作组负责的四个村子里的负责人、村民代表就农村社会发展问题举行了调研座谈会。之前,还就相关问题在这四个村开展了问卷调查。会上,专家们就农村教育、水利建设、国家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农村医疗、农民的生活状况、农村小额贷款、农民增收等问题与农民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和深入的调研。据悉,调研报告将作为我校“三万”活动的成果之一,为政府决策和当地政府开展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5月7日上午,在通城县玉立大剧院,吴汉东校长以《政府管理与依法行政》为题,为通城县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全体领导成员;各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县直各单位副科级以上干部;县“三万”活动办公室全体工作人员600余人作了专题报告,吴汉东校长从法治政府建设的基本目标、依法行政的重要意义、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刻阐述,对基层干部今后开展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令听者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报告会由通城县县长姜卫东主持。

 

 

编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