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女生,利用寒假时间赴印尼参加社会实践,和当地的艾滋病患者、监狱服刑人员进行了为期40天的“亲密接触”。昨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的大三学生费瑶被该校评为“社会实践优秀个人”。 费瑶是河南开封人,个性开朗的她,参加了全球最大学生组织——国际经济学商学联合会(AIESEC)武汉分会,成为其中的一员。在AIESEC,她主要负责对外的交流服务工作,在工作中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今年年初,费瑶在AIESEC的国际网站上看到招印尼艾滋病志愿者的消息,就开始自学相关知识。1月20日,她从武汉出发,踏上了印尼志愿者之行。 费瑶工作的地点是万隆。为了解决其生活费问题,AIESEC组织在当地为其找了一家公司做兼职。当然,其主要精力,还是在当地的医院和监狱做艾滋病宣传与防治工作。 印尼人不恐“艾” 费瑶说,在万隆艾滋病患者很多,但是他们并不像国人一样,谈“艾”色变。 “这里的患者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艾滋病人那样,他们每个人都生活得很愉快。对他们而言,艾滋病不过是一种慢性病而已。”黄瑶说,万隆的艾滋病人每年只需要交相当于1元人民币的钱,就可以定期领取免费的药物。 直至回国,费瑶才知道,原来在印尼一直陪着他的几个伙伴,也都是艾滋病携带者。 和犯人成为好朋友 费瑶在万隆工作的第二个地方是当地的一家监狱。和国内不同的是,在那里,只要提前预约见哪个犯人,第二天都可以很顺利见到。监狱负责人似乎很欢迎这帮志愿者,还专门为他们提供房间,供他们与犯人交流。“这里的犯人和我印象中的也很不一样。他们有些人是可以穿便服的,还可以自己带着手机,只要不出监狱,行动是自由的。”黄瑶说,在监狱里,她甚至和一些犯人成为朋友,大家一起玩,一起聊天,过得很开心。 过年的时候,费瑶不能回家,不过她和另外一个中国志愿者一起到印尼的一家志愿者家里,共度新年。 “这是我第一次出国,也是我第一个他乡春节。”费瑶说,第一个他乡春节并不觉得孤单,因为有伙伴一起,参观了很多印尼的景观和风土人情。 |
编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