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新闻网!今天是

他与张之洞神交22年

来源:长江商报发布时间:2011-03-25 字体:

新闻网消息:《长江商报》今日大篇幅报道我校著名经济史学者赵德馨教授主编《张之洞全集》的事迹。全文如下:

    2011年一个平常的春日,南湖湖畔的柳枝已经抽出绿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像往常一样,在自己书房整理资料,为下部著作做准备。笑着谈起二十多年前的旧事,赵德馨记忆犹新,中气十足。

    明年,这位经济史学家就要迎来80大寿。他给自己送上了一份最好的生日礼物——就在不久前,赵德馨主持编写的《张之洞全集》获第七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为了真实还原张之洞的一生,他耗去了生命中超过四分之一的时间——从1989年开始,赵德馨的足迹先后踏遍贵州、山东、广东、江苏等十多个张之洞曾到过的省区,22年过去了,赵德馨拿出了1200余万字的书稿。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赵德馨用22年的时光证明了自己的治学态度。

汉阳铁厂废墟上流泪的少年

    15岁时的一次历史课上,赵德馨第一次听说“张之洞”这个名字。

    那时,赵德馨就读于湖南湘潭赵家一族所办的私塾。虽然自家有20多亩地,但是赵德馨说,因为兄弟姐妹太多,家里连温饱都还算不上。父母一共生了8个子女,但是因为疾病,最后只有5个活了下来,赵德馨是其中唯一读完初中的。

   “读族里的初中,是因为每学期能领到两担谷子。”讲起年少时代的窘迫家境,赵德馨依然笑眯眯的。因为,如果不是有这样的经历,他不会遇到恩师薛祚奎,不会听到这位“全科老师”讲起张之洞,也就不会有后来与这位古人隔着历史时空半世神交的故事。

   “薛老师讲课向来不用教材,随性发挥。”赵德馨说,薛祚奎对张之洞倍加推崇,讲到湖北地理与历史,重点讲了汉阳兵工厂、汉阳铁厂,“他说(晚清政府)为中国干了点大事情的,只有张之洞。湖北的‘汉阳造’是抗战时候普遍使用的先进武器。”薛老师的观点极大影响了少年赵德馨,从那时候起,一个胸怀兼济、目光前瞻、文韬武略的古人形象开始跃然于他的眼前。

   1949年,武汉解放。刚刚读了一年半高中的赵德馨考取了在这里举办的中原大学干部培训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前身)。

    10月,当赵德馨赶到武汉入学时,第一件事就是坐船专门去看了汉阳铁厂的废墟。他还记得,那天下着小雨,出奇的冷,在日军炮火中尽毁的汉阳铁厂已是一片萧瑟,残留的水泥墩和没有搬走的大铁轴承还依稀残留着当年“亚洲第一”的风采。

    风雨中,17岁的少年潸然泪下。

“只有你们这群傻子才会做”

    上世纪80年代,湖北省组织人力编纂《湖北省志》,已经从人大经济史专业研究生毕业、回到当时的中南财大任教的赵德馨任副总纂。这时,他认识了时任湖北省副省长兼计委主任陈明,一次聊天时谈到张之洞对湖北的影响,两人都有极大的兴趣。“陈明提议说,老赵,要不你来编一本有关张之洞的书吧。我想都没想就同意了。”

    当时,“文革”的冲击刚刚过去,张之洞曾是重点批判对象,连武汉“张之洞路”的路名都被取消。当时,听说赵德馨领了这样一个任务,很多人不理解,还有人半开玩笑地提醒他:“只有你们这群傻子才会做这件事。”

    在陈明的支持下,赵德馨获批了4万元经费。“要知道,当时一个省重点课题才3000元。”赵德馨说。

    有了资金,赵德馨开始多方搜罗研究组成员。因为工作内容要求懂历史,懂经济,又要查阅大量的古代文献资料,赵德馨想方设法到处挖人。他的夫人、同样是他在人大经济史专业念研究生时的同学周秀鸾被他第一个“看上”,后来,湖北大学的冯天瑜(后调入武汉大学)、武汉大学的吴剑杰等人也被他拉进了队伍。

    贵州、山东、广东、江苏……凡是张之洞曾到过的省区,赵德馨都去过。每到一处,他都千方百计利用关系和渠道搜罗资料。

为假张之洞手书花五个月工资

    事实上,赵德馨有关张之洞生平史料的搜集早在1950年代就开始了。回到财大任教以后,更是利用各种学术会议的机会,到各地的图书馆、档案馆、资料馆“淘宝”。

    1988年,他跟老伴应邀去广州中山大学开会时,照例到广东省图书馆去搜集资料。“当时他们的一位女副馆长也对张之洞很感兴趣,偷偷告诉我们,馆里珍藏了一本张之洞亲笔手书的册子,可以让我们看看,但是不能复印,也不能带出来。”赵德馨说,他喜出望外,连忙跟夫人一起去查看。没想到,册子里手书都是行草,半天也看不出个所以然。

    赵德馨只好去请一位书法家“翻译”,但对方提出要收500元劳务费。

    当时,赵德馨一个月工资才100元,掏这500块钱,相当于赵德馨将近半年的工资——省里的4万元经费第二年才到位。但他顾不上去算这个成本,马上点头答应。

    书稿翻译出来却让所有人都意外——它根本不是张之洞写的!赵德馨的钱打了水漂。“没什么好可惜的,做研究,很多时候都是这样。”赵德馨说,他当时安慰自己,也算是为国家做了点贡献。“这样图书馆就知道这个东西不是张之洞的,下次不会介绍错了。”

    这不是赵德馨唯一一次为张之洞花“血本”。1991年,他听说山东图书馆珍藏着一本张之洞的亲笔诗稿,便托人帮忙,花了200元“打点费”,几经周折弄到了复印件。“如获至宝。里面几篇诗稿从未曝光过。”

    赵德馨不太去算这些投入。他只记得,1989年4万块钱的研究经费,到了1998年时已经全部花完,中间有4年时间,他自己贴钱在做研究。“搞学问的人,不会计较这些事。”

为张之洞文献“查漏补缺”

    20多年的时间里,赵德馨搜集了9000多件罕见的文献资料,其中很多都是首次公开。为了找到这些宝贝,他动用了所有的关系,走了不少“后门”。

    “十二岁时他就出过一本书,叫《天香阁十二龄课草》。实际上就是老师给他布置的课堂作业。”赵德馨说,这本张之洞少年时代的大作被很多历史学家引用,但谁也没见过实物。赵德馨推测,张之洞少年时代曾在贵阳生活。于是,只要有机会到贵阳,他都要多方打听寻找,但一直一无所获。

    一次偶然的机会,赵德馨听贵阳一名老教授说起,自己一个学生曾见过这本书,但已经残破不全,他可以帮忙寻找。

    最后,赵德馨终于见到了这本大作。序言上,张之洞写着,因为自己的课业名声太大,很多人找他索要,他懒得一遍遍抄给人家,于是干脆请贵阳孔天成斋刻字铺印刷了一份。

    “做研究当然要眼见为实。”赵德馨说,之前有前人编写的张之洞文集,主要根据的是张之洞去世后家里留下来的文稿。“但家里的东西,其实未必可信。”

    赵德馨认为,特别是一些奏折,很有可能是幕僚代笔,张之洞在朝堂之上呈上的多半有所改动,几句话甚至一两个字,经他一改格调境界高下立现。他举例说,根据前人史料,张之洞有名的《谢恩折》中,主要是颂扬光绪帝的英明。但经过他在北京档案馆里找到的奏折原件,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当时的政治环境很特殊,在帝后之争中,张之洞选择了站在慈禧太后这一队,所以在正式上奏的折子里,变成了拍慈禧的马屁。”

    本报记者 刘丹实习生 刘聪 冯近荣 通讯员 陈博

“真正好吃的鱼藏在泥巴里”

    1998年,赵德馨正式退休。

    这时,他的张之洞研究才进行到一半,他的退休生活并没有轻松,但他乐在其中。2002年,赵德馨70大寿时,他对济济一堂的学生说,自己的人生有三大快乐:天伦之乐、育人之乐和治学之乐。他说,自己一生带了51个研究生,本科生已经数不过来了,这么多学生全部是红、黄、白三色,没有一个坏人,这让他很欣慰。

    “红色是指红顶官员;黄色是黄金,是下海经商的;白色就是白纸和粉笔,教书育人。我跟他们说,你们做官的不能当贪官,下海的不能做奸商,做学问的不能当伪学者,否则师生关系自动断绝。”说起当时的场景,赵德馨略有激动。

    一辈子从事经济研究,赵德馨夫妇还经常会就社会热门问题向决策部门建言。“1998年我就提出,经济发展的速度不要太快,控制在7%左右就可以了,要注重用于社会保障投入。”

    作为一名经济史学家,赵德馨坚持学者应该有独立人格和思想。“我喜欢钓鱼,我们湖南有句老话叫‘一个汆子(意为小鱼)十个浪,引得渔人来干凼’,实际上真正好吃的鱼在水底,在泥巴下面。半瓶子水才喜欢晃荡,真正做学问的人要耐得住寂寞。”

   ◇背景链接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贵筑县(今贵阳市)人。曾任两广总督、湖广总督。在督鄂17年间,力主广开新学、改革军政、振兴实业,由此湖北人才鼎盛、财赋充盈,成为当时中国后期洋务新政的中心地区。

当时他们都说,老赵,除了你们这帮傻子,没有人会想去编《张之洞全集》这种傻事。

——赵德馨说,接下编写《张之洞全集》任务时,很多人不理解

编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