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丹 通讯员 袁伦群)“做人讲究良心,不是自己的拿了也不安心。”昨日,谈起归还失主一万元现金的事,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食堂后勤工作的王爱莲、张灏宗夫妇显得很平静。张师傅说,夫妻俩工作时捡到的手机、钱包无数,都一律上交了,“没什么好觉得可惜的”。 张师傅和爱人王阿姨都在财大四食堂工作。上周四中午一点左右,食堂用餐高峰已过,兼职做保洁的王阿姨做卫生时,在一张椅子上发现一个棕色男士挎包。王阿姨意识到失主可能已离开食堂,她马上将挎包交给了丈夫——四食堂保管员张灏宗。 张师傅说,因为当时食堂经理刚好出去了,他只能把拉链原封不动拉好,暂时帮失主保管挎包。 “大概一点半左右,差不多要下班了,刚准备走时,老伴叫我等一下。”张师傅说,没多久,一名中年男子匆匆赶来寻包,张师傅仔细核对了其身份证,确认他就是失主,当着他的面再次清点了包内的物品,发现光现金就有近万元。 据失主称,他是财大校园建设工程队一名负责人,姓夏。9日下午在食堂用餐后,因为赶着去开会落下挎包。他在拿走包包时对张师傅夫妇表示,最近工作繁忙,择日他将专程来道谢。 据了解,张师傅和王阿姨两人来自新洲农村,家里除了两位老人要赡养,还要抚养两个儿子,日子过得并不宽裕。“我每个月能拿一千多块钱工资,我老伴有时一千块钱都拿不到。”张师傅说。大儿子在陕西上大学,每年的学费生活费加起来差不多两三万。 “我不在意他谢不谢的,做人讲究良心,不是自己的拿了也不安心。”直到昨天,那位丢了挎包的失主也没有来跟张师傅致谢,张师傅觉得无所谓,因为当初归还东西时就没想过这些。
|
编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