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章凌)昨晚,由本报倡议发起的“城市公社小剧场”在汉口Voxlivehouse揭牌成立。首场演出实验话剧《巴别塔》,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同学原创演出。演出现场被前来的观众挤满,没有一点多余缝隙。 “这里充满着年轻与热血,这个舞台是属于你们的。”本报副总编辑周敏表示,“城市公社小剧场”就是为这些有梦想的年轻人所设。著名作家方方、李修文也为小剧场发来贺词特表祝贺。 武汉首个民间小剧场成立 作为本土首个民间小剧场,“城市公社小剧场”刚成立就得到许多肯定与支持。著名作家方方期望小剧场能为武汉本地年轻人提供一个舞台,“将人生辽阔的场景浓缩在一个小小的戏台上,看戏实则是看一种人生。祝戏演成功也祝人生充实。” 作家李修文对“小剧场”这种形式的存在尤为推崇,“这些演出和剧目,或是荒谬中的大笑,或是谵妄里的啼哭,它们都是认真和庄严的。它们也是这些热爱戏剧的青年看待这个世界并与之搏斗的方式。对于其中一些人来说,恐怕还会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而这是多么美好啊。这些热爱戏剧的青年,既让经典的血脉在今日一息尚存,也在日常生活里开掘出一条秘密而欢喜的甬道,在其中我看见了激情和偏执,也看见了对日常生活和既定规则的不驯服。”在他眼里,戏剧就是存在,“而你们的存在终将鼓舞我们的存在。” “我们渴望这样一个舞台,武汉也需要这样一个地方。”对于小剧场,武汉的戏剧爱好者们期待已久。目前,已有来自武汉二十余所高校的戏剧团体和民间社团加入“城市公社小剧场”,他们期待以后自己的戏也可以在此演出,“这个舞台与学校的舞台不一样,我们有准备面对更多的观众。” “看到戏,就像看到自己” 演出还没有开始,现场就已聚集不少观众。其中有些学生特地从武昌、汉阳赶过来看戏。因为之前很少在武汉看到小剧场话剧,同学们都很兴奋。 “这是我们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演出”,《巴别塔》的编剧李荻说。“一切都是虚空,他人即是地狱。”《巴别塔》试图通过姐妹之间的关系与隔阂来探讨人与人沟通的问题,据李荻介绍,她写这个故事就是想用巴别塔来寓意这个问题,让大家面对自己的内心。除了舞台上,台下两边设置了两个桌子,旁边六个“观众”也是该戏的群众演员。 昨天演出现场掌声不断,观众少有离席,对于这个话题现场许多同龄人都觉得很有共鸣,“现在流行‘宅’,大家都在逃避怎么与人沟通这个问题”,来自湖北大学的李同学说,“看到戏,就好像看到了我们自己。” 将人生辽阔的场景浓缩在一个小小的戏台上,看戏实则是看一种人生。祝戏演成功也祝人生充实。——方方贺词 本报副总编周敏为城市公社小剧场揭牌。本报记者 原丽阳 摄 |
编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