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隋迈影 姚远 李诣然) 11月3日晚7点半,中南大讲堂在文澜110准时开讲。本次讲演是针对会计学院本科生,围绕“求学、考试”主题进行的专题报告、经验交流会,为同学提供最全、最有价值的求学及考试相关信息、分享经验宝贵。
讲座邀请到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非执业会员、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协会会员,现为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博士生,并任教我校会计学院的詹雷教授。早在7点会场就已座无虚席,整个教室“水泄不通”,同学们对于詹雷教授风采的仰慕与期待,对于学习的热忱可见一斑。
教授主要围绕为什么要考ACCA和CPA、考试是否是实现和达到目标的充要条件、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认识考试三个方面为同学们介绍了ACCA和CPA的学习历程。
首先是“明确学习ACCA与CPA的学习目标”:在竞争空前激烈的21世纪,掌握一种或多种技能以便提高自身竞争力,功利化的出发也是无可厚非的;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学习状态便是“带有淡淡的喜悦而享受学习”。其次是要明确“ACCA与CPA资格证书并不是达成目标,实现人生价值的充要条件”,如今早已不是分数定乾坤的时代了,高学历,资格证书也早已不是保险箱,对于求职者综合素质的要求日益提升,“学历不如经历”也见怪不怪。
接下来,詹雷教授别出心裁的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帮助大家更深层次地认识了ACCA与CPA,提出了隐性收益与机会成本的概念,一言以蔽之,“机遇与挑战并存”。眼界放开,不仅仅用于考取ACCA或CPA资格证书,而是培养一种学习习惯以及一种面对重重压力的心态,储蓄未来。
讲座内容尽管严肃,但詹老师适时的幽默有效的调节了现场气氛,在愉快的笑声和沙沙的笔记声中,大家收获了知识,同样收获了快乐。谈到具体的考试经验,她强调了真题的重要性,并提醒同学们应该注意总结反复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为学们推荐了考试之外可以翻阅的相关书籍。
关于备考,詹老师只是点到为止,重点引用了多位教育专家对应试之外的看法。其中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的话语分外发人深省:商业界不会有学业考试,但每时每刻都会有智力考验。的确,考证只是我们人生路上的一个跳板,证件能反映的是智商而不是情商。
不知不觉中,讲座在詹雷教授精彩诚恳的“现场解惑”中接近尾声,她的期许与祝福给本次讲座画上完满的句号。
|
编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