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新闻网!今天是

当心少年作家成小小昙花

来源:武汉晚报发布时间:2010-10-19 字体:

来源:武汉晚报  网址:

    本报讯 (记者 翁晓波 通讯员 周苏展 实习生 刘萍)“小孩子适当搞点文学创作是可以的,但是不好好学习其他功课,整天沉迷于文学,就不对了。”昨日,第16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召开。期间,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评委会主任张炯针对目前流行的“少年作家”,发表如此看法。

    张炯对目前流行的“少年作家”问题喜忧参半:“青少年搞写作,一方面可以锻炼他们的文字表述能力,一方面可以发展其艺术思维。这是好的一方面。”他举例说,中国自古以来就不缺“少年作家”:“王勃在16岁的时候就写出了《滕王阁序》。现在也有不少‘神童’,很小就写小说。我认识一个9岁的女孩,6岁开始写诗,3年里出版了3本诗集。”

    有读者问,近年来不少中小学生都开始“出书”或在网上写小说,有的甚至影响学习,对此如何看待?张炯说:“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搞文学,这好比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演戏一样。搞文学首先需要天分,其次需要培养。青少年不认清自己的实际,一味沉迷于文学,不搞好其他学习,是不对的。”

    张炯补充说,一位优秀的作家,需要很长的时间去练笔,青少年仅靠一朝一夕之功是不可能出好成绩的。现在有些人出于某种目的,给孩子们冠以“少年作家”等帽子,为他们出书,其实是“揠苗助长”。

编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