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新闻网!今天是

91岁的易庭源教授仍在笔耕

来源:长江日报发布时间:2010-10-14 字体:

来源:长江日报  网址:

 

   

 

    本报讯(记者朱建华 通讯员周苏展)易中天的九旬老父亲易庭源还在写文章。昨日,记者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见到易老,他正忙着为自己24年前出版的一部专著进行第四次修订。

 

  出版专著改了100多遍

 

  至今仍住在首义校区一栋老房子内的易老生活俭朴。他每天伏案改稿的书桌是用两张课桌拼凑而成的。

 

  1986年,倾注了易老42年心血的专著《资金运动会计原理》出版。记者在早已泛黄的序言中看到,该书出版时已是第109稿。

 

  1990年、2001年,该书先后进行了第二次和第三次修订。90岁时,易老又着手对该书进行第四次修订,目前修订已近尾声。

 

  在修订版序言中,易老对已故夫人表示真诚感谢:“周树奇同志对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从各方面尽力支持和帮助,并经常为我抄稿,至为铭感。”

 

  负责照顾易老的陈婆婆说,易老现在每次想到需要修订的内容就写在纸上,由她拿到校门口的打印店打出来,然后贴到需要修订的地方。

 

  住在易老对面的几名博士生,每天看到老人伏案,感到好奇前来探访。得知此人就是该校会计学院知名教授易庭源,他们无不敬佩。

 

  退休后,易老仍写文章。前年,他在《会计研究》上发表《全面革新会计学  开创人才资源会计》的论文。

 

  给大儿子取名望他“如日中天”

 

  “有您喜欢的名人或明星吗?”看到记者写下的这个问题,易老说“多得很”。记者请他列出最喜欢的3位名人,他说的都是他研究领域内的大师。

 

  在易老简陋的书桌上,放着大儿子易中天中秋节前给他送去的保健品。记者问:“怎么看待大儿子易中天的成名?”思维敏捷的易老一时陷入沉思。

 

  片刻后,他向记者讲述了为3个儿子取名的故事:“大儿子取名中天,是希望他将来能够如日中天。二儿子的名字是由当时读幼儿园的哥哥易中天取的。

  易老说,二儿子出生后,他当时又查字典又翻书,始终没挑选到一个合适的名字。还是幼儿园小朋友的易中天告诉父亲,弟弟就叫“易中胜”吧。

 

  当时正值“抗美援朝”,易中天在幼儿园学了一首歌,“胜利是属于中国人民的”,所以他觉得弟弟叫“中胜”好。

 

  “我觉得‘胜’的繁体笔画太多,不好写。但中天说不难写,他还拿了一支粉笔试图写出来。”半个多世纪过去,这一幕仍清晰地留在易老心中。

 

  易老的小儿子叫易工城。易老解释说,1953年因全国院系调整,他从湖南调入现在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赶上当时武汉正在建设工业城市,小儿子就取名“工城”了。

 

  长寿之道:写文章 练气功 与小朋友玩

 

  生于1919年10月的易老,现在除耳朵听力不佳外,身体硬朗得很。记者昨日采访,通过写字提问题,然后由他现场作答。

 

  “茫茫学海中追求真理,其乐无穷。”易老说,“这是我长寿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每天练气功锻炼身体,也成为易老养生的重要方法。上世纪60年代,易老跟着专业人士学会了气功。

 

    易老说,经常与小朋友一起玩,自己也就像个孩子了。他还会经常到校园内看学生打篮球,“每天心旷神怡,身体自然好”。

 

  昨日中午采访结束,窗外下起雨,易老执意留记者在家吃午饭。记者再三表示还有其他安排时,他坚持把记者从3楼送到1楼楼梯口,腿脚很利索。

 

   上图:对于一些难懂的专业术语,易老会写在纸上方便记者理解。  朱建华 摄 

 

    相关报道:网易 

 

编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