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网消息 “前段时间彭老师还在带学生们做课题,为什么没多久就病逝了?作为教授,他才45岁啊……”昨日,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校园论坛上,悲伤弥漫。上千学生发帖,悼念刚刚辞世的该校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民革湖北省副主任委员彭锡华。
“彭老师的课很有个性”
“彭锡华老师逝世了,最后他的身份依然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是一名老师,很平凡,但是至少在我眼中,这个称呼比‘委员’更亲切,更让人觉得可敬。”昨日,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论坛里,一名法学院学生用近两千字的长文,回忆了选修彭锡华教授的国际法课程的经历。
“彭锡华老师是个颇为有趣的老师。”有学生这么评价他。不止有趣,彭教授的课堂甚至很有个性。为了让课堂师生之间更多交流,彭教授常常要求学生“放轻松些”,他甚至曾经放弃上课,给学生们放映一部电影,“或者感叹某天武汉的云和西雅图的感觉很相似。”
有学生还记得,在最后一堂课上,彭教授在谈及暑期课题时,提到了他作为法律援助与保护中心指导老师的经历:他为权益人追回的利益有600多万,但是没有要过一分钱。
这样的好老师走了,同学们觉得非常遗憾,纷纷在坛子上“盖楼”祝福他好走:“这不是一种标榜,而是作为一名法律人的操守与习惯。”
不少学生惋惜:“我还准备选彭老师的国际法课,可是永远没这个机会了”。
国际友人自发前往悼念
“他爱动脑筋,充满智慧,可以说,彭教授是我们学校顶梁柱型的老师,他这么年轻就去世了,我们觉得非常非常惋惜。”昨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法学专家陈小君教授连用了两个“非常”,表达对同事的怀念。
“印象中,他性格开朗,做事非常有规划。而且多才多艺,英语非常棒。”陈小君说,她跟彭锡华教授曾经在立法研究和法律援助方面共事过,印象最深的,是几年前彭教授在武汉筹备召开了一个关于国际性的法律援助大会。“大约有20多个国家的专家来参加,对湖北乃至全国法律援助方面的影响特别大。”
陈小君介绍,彭锡华教授从事法律援助已有十来年时间,成就明显。2005年,民革中央首次在北京举行全国社会服务工作经验交流暨表彰会,彭锡华被民革中央授予“全国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彭教授的成就非常明显,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力。”陈小君说,“昨天,在殡仪馆的悼念现场,还有国际友人自发来给他送行。”(长江商报 刘丹) |
编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