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满收官!中南大举办首届“财会审一流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班”

时间:08-10来源: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记者 李碗容

通讯员 杭慧喆

实习生 张圣妍 肖蒙雨 石浩 丁榕 

8月8日,为期一周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首届“财会审一流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班”落下帷幕。该校会计学院2021级80位成绩优异的硕士研究生参与其中。7天的游学中,来自厦门大学、厦门国家会计学院的多位会计名家、资深教授和青年骨干教师组成了一支高精尖的专家团队,以专题报告会为主要形式,将最新的研究成果转化为课堂“干货”,同时还组织同学们到访多家知名企业,参观会计实务,开展现场教学。

学生合影

“价值范畴将从经济价值向社会价值和环境价值延展,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将更加深入人心。”8月3日,《ESG与企业可持续发展——从价值创造到共享价值创造》课堂上,全国首批会计名家、厦门国家会计学院院长黄世忠教授为同学们“传道授业解惑”。

此外,《管理会计新思维:业财融合》、《企业会计准则新变动热点难点》、《会计理论研究——新的思考》、《人工智能、区块链与财务金融的未来》等多场专题讲座也让同学们受益颇丰。“在这些学术大咖的高水平报告中,我领略了科教融合的魅力,未来,也要向老师们一样,做探索会计路途中的行者!”2021级会计专业硕士周文渊说。

专家授课

“财务BP如何在企业管理中发挥作用?”“企业在招聘时更关注同学们的何种素质和经历?”8月8日,一场特殊的“现场教学”在厦门市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开课,同学们和企业负责人面对面访谈,学习企业先进管理文化与实务经验。这是本次游学活动中,同学们集体参访的第二家知名企业,也是产教协同特色活动的第三站。

游学过程中,同学们还走进了ABB厦门工业中心等名企,进行现场实务学习。“把握实务动态,走进企业一线,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之路”,会计学院副院长陈丽红教授介绍了学院将产教协同打造为游学体系两大特色支点之一的初衷。

企业参观

此外,同学们还走进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学习,上了一堂生动形象的“党课”。“大思政课”不仅体现在实践教学中,课堂教学也进行了思政学习。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庄国土教授在《俄乌战争与中国国际环境的新评估》课堂中,从国际格局观照中国发展环境,要求同学们增强紧迫感和自信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功立业。

“我们要调动一切资源,将研究生培养成为‘大智移云’背景下符合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会计、审计和财务管理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会计学院院长张敦力教授介绍。据了解,在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姚莉教授以及研究生院院长胡弘弘教授等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会计学院党政联席会进行顶层制度设计,起草并通过了《会计学院(会硕中心)硕士研究生特别奖学金评定办法》,决定每年遴选80位成绩优异的硕士研究生集体赴境外高水平大学和境外知名企业或境内高水平大学和境内知名企业进行短期游学。

今年暑假,学校首次向2021级硕士研究生兑现此“特别待遇”,开设财会审一流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班。承办此次活动的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在高端培训方面有着不同于中南大的优势,给会院研究生学子的学业和科研道路注入了别样的活力。“把感悟和收获变成科研与实践道路上的助推剂,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向成为扎根中国实践、志向高远、成果突出的研究生迈进。”回顾起7天的游学之旅,2021级会计学硕士研究生郭思媛说。

(图片均由通讯员提供)

原文链接:http://jms.ctdsb.net/jmythshare/#/index_share?contentType=5&contentId=1465682&cId=0&tencentShar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