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万师生校友为这20人鼓掌!中南大这场颁奖仪式让人动容

时间:05-27来源: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记者李碗容 实习生刘诗琪 通讯员卓张鹏 程凌华 覃虹

他们是扶贫路上的最美中南大人,并肩同行的中南大志愿者,同心战疫的中南大校友,三尺讲台上的中南大“筑梦人”……他们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0余万师生校友的缩影。5月26日,第四届“公道美品德行奖”授予仪式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举行,按照扶贫、战疫、教书育人、志愿服务等类别评选出10人(团队)“公道美品德行奖”,并评选10人(团队)提名奖。现场通过故事展演、视频讲述的方式,把20名获奖师生校友的故事展现在师生校友面前,给该校师生校友带来一场沉浸式“思政大课”。

活动现场

扶贫路上的中南大人我们记得你

从浙江海宁来到2200公里外的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到任一个多月,他就跑遍了全县17个乡镇、34个贫困村。他就是该校会计学院2000级校友陈闵健。2018年4月,陈闵健经组织选派进川援建,任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色尔古镇党委第一书记。自小在平原长大的他,在这里他却老爱往山里跑。3年的时间,他牵头开展了多个扶贫协作项目,招商引资50多亿元。

“闵健,会计学院注会三班的同学都想你了,你是我们所有同班同学的骄傲。闵健你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你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活动现场,获得公道美品德行奖扶贫组荣誉的人却不是陈闵健本人,而是该班同学、该校2000级校友吴静。原来2021年的那个夏天,陈闵健因劳累过度突发疾病,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1岁。

扶贫路上,还有诸多中南大的身影,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该校财政78级校友孙健于2016年来到贵州省台江县方召乡交汪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年过六旬的他是在贵州省驻村时间最长的驻村干部。“40年前,我从这里走出校门,走向天地。今天站在这里,我先首先说一句,谢谢母校。是老师是同学们给到我力量,毅力。”孙健深情地说。

6名挂职教师、12名银龄教师、14名扶贫干部组成的云南支教扶贫群体克服各种困难,通过教育扶贫、招商引资为云南的全面小康贡献了一份中南大力量。

颁奖现场

“中南大是一所具有鲜明红色基因、深厚人文底蕴的高校,‘走向人民需要的地方’是我们校歌中的歌词,更是我们每一位中南大人的坚守。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公道美品德行奖’,讲述师生校友心系家国、服务人民的感人事迹,是传承中南大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在全校形成对标身边榜样、彰显德行力量的良好氛围,将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该校党委书记栾永玉如是说。

师生校友都在奋进的路上前行

“能影响一个人算一个人吧,家乡终将在我们这一代代人的奋斗中越来越好。”这是该校法学院2018级学生苏正民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个爽朗爱笑的大男孩来自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沙马拉达乡,他的祖祖辈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因为家庭贫困,苏正民曾辍学在家务农,在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好心人士的帮助下,他从田间回到了课堂。随后,考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大学期间,苏正民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用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去回馈社会,去帮助像他一样的彝族孩子,支教、资助贫困学生、开展公益讲座、普法宣传、献血……苏正民还和同学一起发起凉山阿依助学计划,两年多的时间,吸引了18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师生加入,帮助了66名凉山的贫寒学子。大学期间,苏正民总计为凉山教育志愿者服务了2000余小时,累计筹集了35万元公益物资和教育资金。

捧着荣誉的奖杯,他告诉记者,今年8月,毕业后的他将回到家乡凉山,去当一名支教老师。与苏正民同样获得“志愿服务类”奖项的还有该校法学院的辅导员钟开炜。

“作为一名思政课老师,我无怨无悔” “面对一个人的孔子学院,我守住的不仅仅是孔子学院,更是中国的心血、中南大的心血,是中国精神、中国魂!”“愿我的人生因为幼教而精彩”……颁奖舞台上,教书育人组获奖者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姚桂荣、美国纽约石溪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谢群、幼儿园园长刘红梅的话语,感动着现场的每一位观众。抗疫组获奖的广西校友会和工商管理学院的夏凯校友的故事,也感动着现场的师生校友。

特殊嘉宾辗转两天来汉给儿子颁奖

颁奖典礼上,一名身着彝族服装的女孩从舞台右后方标识“人格的力量”的最高台阶处,沿着红毯走向舞台前方,接受全校师生的最高致敬。当天,苏正民妹妹苏加加成为特殊的颁奖嘉宾,为哥哥送上奖杯。不仅妹妹来到颁奖现场,苏正民的母亲,一个不认识汉字不会说普通话的凉山妈妈,第一次离开凉山,辗转两天来到武汉,参加儿子的颁奖典礼。“虽然一路很辛苦,但是妈妈她想来看看,看看培养了她儿子的地方。在武汉这几天她也很开心。”苏正民说。

妹妹和妈妈给苏正民颁奖

颁奖典礼上的颁奖嘉宾都很特殊,6位盐津籍学生为云南扶贫与支教群体颁奖,带着“二宝”的家长为培养自己两个孩子的幼儿园老师颁奖,中外学生为恩师颁奖,往届获奖者给本届获奖者颁奖等形式。

6位盐津籍学生为云南扶贫与支教群体颁奖

家长给幼儿园老师颁奖

“在最高礼遇的舞台,由获奖者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老师、同学、兄妹、学生家长来为他们颁奖,这是比奖杯更为珍贵的礼物”,该校校长杨灿明说,“在中南大,每个人做出的贡献都不会被忘记。颁奖者和获奖者就是过去在各个岗位中普通的大多数人,我们正是要通过这个授予仪式来展现当代教育工作者的人格力量和时代使命。”

据悉,“提名奖”的获奖者也都是来自平凡岗位上的普通师生校友。他们在抗“疫”一线、科研报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教育教学、志愿服务等领域贡献中南力量,传承红色基因,坚定地走向人民需要的地方。来自北马其顿的方唯是外国语学院“同心战疫,语联世界”服务队的一员,已经在武汉生活了15年的她早已将武汉视为第二故乡,她表示,将搭起国际交往、法律知识构建、民间交流的桥梁,让世界听到更多中国声音。

前来参加活动的师生校友,还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张跨越时空的《学生情况登记表》。“这不仅仅让他找回青春的回忆,更能让他找到了梦想开始的地方和初心的起点。”该校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兼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周巍说。

活动在互联网平台同步直播,无数师生校友在线观看了直播,纷纷表示深受鼓舞,“这个活动走过的第八年了,这是全体中南大的活动,是40万师生校友的活动。我们希望大家通过榜样的精神和力量去鼓舞和感染我们的师生校友,共同奋进。”该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覃虹说。

原文链接:http://jms.ctdsb.net/jmythshare/#/news_detail?contentType=5&contentId=1419765&cId=0&tencentShar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