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孟泰三国学者云研讨“减贫与发展合作能力提升”

时间:01-15来源:公共管理学院

   新闻网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当前多边区域经济合作大潮中向世界讲述中国农村减贫与发展领域的经验和故事,在校国际交流部、科研部、财务部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1月14日北京时间中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孟加拉农业大学、泰国孔敬大学三方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办了“中孟泰三国减贫与发展合作能力提升”第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The First Workshop on Building Capacity for Collaborative Research on Understanding Poverty in Bangladesh, Thailand and China)。副校长刘仁山教授出席研讨会并致辞。中方研究团队主要成员丁士军教授、吴海涛教授、张远凤教授、田艳平教授、杨振杰博士、王萍博士和孙绘淳博士,孟方研究团队主要成员Mohammad Jahangir Alam教授、Ismat Ara Begum教授和Mahbub Hossain博士,泰方研究团队主要成员Peerasit Kamnuasilpa院长、Panu Suppatkul博士、Thanapauge Chamaratana博士和Aphiradee Wongsiri博士进行了会议交流,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区域经济学专业30余名博士生和硕士生参加了研讨会。

会议伊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刘仁山教授、孟加拉国农业大学校长Lutful Hassan教授、泰国孔敬大学副校长Monchai Duangjinda教授分别致欢迎辞。随后,中孟泰三方参会人员进行线上合影留念。

线上研讨会于北京时间1235分许正式开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丁士军教授作题为《Poverty Reduction Programs in Rural China: an Overview》的报告,向外方研究团队介绍中国农村地区减贫开发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取得的成就。王萍博士重点关注中国扶贫开发过程中农村基础设施改善的情况,并以湖北潜江荷花村和曾岭村为例,详细介绍两村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开展的现状以及相应的脱贫成果。张远凤教授侧重农村产业扶贫,以湖北潜江宝湾村为例介绍了“虾稻共作”特色农业的脱贫效益。孙绘淳博士则详细介绍了“易地搬迁”模式及其脱贫成效。

孟加拉国农业大学Mahbub Hossain博士、Ismat Ara Begum教授和Mohammad Jahangir Alam教授分别作题为《Poverty in Bangladesh: Trends and Indicators》《Poverty Reduction Strategies and Initiatives in Bangladesh》和《Inequality and Poverty Incidence &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Bangladesh》的发言,详细地向介绍了孟加拉国的贫困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减贫战略与举措,并就减贫过程中出现的不平等现象与区域差异进行深入探讨。

泰国孔敬大学地方治理学院院长Peerasit Kamnuasilpa教授、Panu Suppatkul博士、Thanapauge Chamaratana博士和Aphiradee Wongsiri博士分别作题为《Poverty Reduction Programs in Thailand: An Overview》《The Development of Conceptual Framework》《The Patterns of Poverty》和《The Implication of Poverty》的报告,就泰国减贫项目的整体情况、泰国扶贫的概念框架、贫困模式以及贫困内涵开展交流,着重介绍了泰国的社会福利体系在减贫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主题发言后,三方研究人员就各自感兴趣的会议发言内容进行提问与讨论。最后,丁士军教授、Mohammad Jahangir Alam教授和Peerasit Kamnuasilpa教授分别代表各自研究团队进行总结发言,并约定适时举办第二次研讨会。

减贫与发展是当前全球发展的重要议题。中国过去四十多年来的农村减贫与发展实践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可供借鉴的减贫与发展经验,是中国在全球减贫与发展领域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值得向世界讲述。以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丁士军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总结和宣传中国减贫和发展的经验与故事,并申报了教育部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亚洲合作资金等项目。此次研讨会为进一步推动多边区域经济合作、更好地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中国梦的故事,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为加深国际社会对中国道路的认识和成功借鉴中国道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