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学生记者 黄滢 摄影 赵依熔 刘鸿杰)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9月14日,在迎来第二十个世界急救日之际,湖北省“救在身边”高校志愿服务队第一届应急救护技能大赛在我校南湖校区艺体中心顺利举行。本次比赛由湖北省救在身边应急救护培训中心、我校医院和共青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委员会主办,并由湖北省红十字救在身边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和我校红十字志愿服务队联合承办。受邀莅临大赛的嘉宾有湖北省救在身边应急救护培训中心主任胡林、我校医院副院长汪勇、我校团委副书记范献龙,同时,大赛还邀请了应急救护培训中心和校医院的专业老师担任本次比赛操作环节的评委。
本次应急救护技能大赛的举办,旨在为高校学子普及更多应急救护知识,提高学习急救知识以及技能的兴趣,增强紧急情况下自救互救的能力,并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践行“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的红十字宗旨。
参加本次比赛的队伍分别来自武汉大学、湖北大学、湖北工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武汉轻工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湖北经济学院、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和我校。各高校队伍在上午的初赛中经过激烈角逐后,最终共有十二支队伍晋级参加决赛。比赛共分为五个环节,其中包括急救知识竞答、心肺复苏、左前臂出血的螺旋反折包扎+大悬臂、左前臂中段骨折的固定+大悬臂以及头顶部右侧出血的头部加压包扎。每支队伍每次派出一位队员完成相关环节。
在比赛过程中,各队伍都表现优异。在急救知识竞答的环节中,各队伍队员沉着冷静,表现得旗鼓相当,在应对多选题甚至是简答题时认真思考谨慎作答,展现了队员们较高的急救知识水平。而在实操环节的过程中,各队伍也都展现出极高的急救素养,在心肺复苏时及时救护,操作专业,在手臂包扎、头部包扎时迅速反应,耐心细致,将所学付诸实践,一展风采。
比赛接近尾声,应急救护中心的鲁义超老师对大赛选手的出色表现做出点评。他对各队伍的参赛表现给予肯定,他也指出,在操作环节仍然存在细节问题,如心肺复苏的按压力度和频率,清除口中异物的方法以及大悬臂包扎的手臂高度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地方,期待同学们在以后的比赛或者是实际运用中能够更加专业更加细致。
来自武汉工程大学的小芋圆队、我校的拯救者联盟队伍、湖北经济学院的银河救护队获得优胜奖;来自武汉轻工大学的红枫队,武汉纺织大学的捕蛇小分队,我校的救护者联盟,中国地质大学的撒野队,湖北大学的北极星队,我校的你说什么都队获得三等奖;来自我校的速效救星队、武汉华夏理工学院的多巴胺队、武汉大学的懵的全队、湖北工业大学的红色蒲公英队获得二等奖;来自武汉科技大学的白联急救队和我校的红心火龙果队以突出的表现荣获一等奖。
来自武汉科技大学的柏表表认为,“急救知识,学无止境”,在这次比赛中发现了很多地方做得还不够好,希望在日后能学习更多的急救知识,也希望通过宣传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急救知识。而来自我校公管学院的唐梦姮表示,很荣幸能够作为第一届参赛队伍参与比赛,也很感谢学校以及湖北省救在身边应急救护培训中心等主办方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让我们有机会学习了解急救知识与急救技能,贯彻落实“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宗旨,希望以后这样的活动在各大高校中越来越多,向着人人知晓急救知识,人人掌握急救技能的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