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学生记者 田若莹 陈雨霞 摄影 章博雅) 5月22日晚7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艺筑中南梦”,第十五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之“足尖上的青春”校园舞蹈大赛在首义会堂拉开帷幕。舞动“中南情”,共筑“中国梦”。岁月千载,一舞翩翩筑华彩。
出席此次大赛的嘉宾有校党委副书记王文贵,校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雷兆荣,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朱红,教务部副部长范丽萍,保卫部副部长毛正言。此外,中央电视台著名导演兼制片人肖军,中国地质大学团委副书记朱荆萨,湖北省舞蹈家协会理事杜鹏,武汉市舞蹈家协会副主席李鸣曦和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张菡老师,都在当晚莅临现场并担任专业评审。
来自2016届各学院的节目轮番上演,风采各异。法学院的节目《彩虹桥》,通过重现台湾地区赛德克勇士抵抗外族侵略的悲壮历史,表现了人民对家园与信仰的热爱与忠贞。刑事司法学院的节目《天堂草原》,通过大气豪迈的蒙古族舞蹈,展现了草原汉子们的淳朴率真。国际教育学院的节目《心中的茉莉花》,由俄罗斯、马达加斯加、墨西哥、纳米比亚等国家的留学生共同出演,场景变换间彰显中西结合的魅力。统计与数学学院的节目《汉正街的娘子军》,通过表现汉正街一群女“扁担”的故事,展现了农民母亲劳作的心酸和对女儿无私的挚爱。
法学院《彩虹桥》
金融学院的节目《他们,他们》,以诙谐手法表现军旅生活,将浪漫抒情的舞蹈与庄严的军事训练结合。中韩新媒体学院的节目《飞天》,通过莲花台座与金色舞衣的呼应,再现了敦煌舞女的飞天形象。工商管理学院的节目《石人与天鹅》,将哈萨克族的天鹅图腾与当地民族奔放的石人舞蹈相结合,重现了天鹅唤醒石人的美丽传说。文澜学院的节目《八女投江》,运用了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再现了“中华圣女”抗日民族女英雄的光辉形象。财政税务学院的节目《梅兰芬芳》,通过长衫水袖的戏曲舞蹈,表达了对艺术大师梅兰芳的缅怀与崇敬。
工商管理学院《石人与天鹅》
中韩新媒体学院《飞天》
财政税务学院《梅兰芬芳》
经济学院的节目《鼓子少年》,吸收了山东鼓子秧歌的动作元素,展现了少男少女们的青春活力,也体现出其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会计学院的《天鹅之歌》充分利用舞台彩灯,通过少女们天鹅般的舞姿,展现了天鹅族群坚贞不渝、冰清玉洁的品质。信息与安全工程学院的节目《南京·亮》,以其独特的复式结构编排方法,将“日本人”、“战地记者”、“婴儿母亲”等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深度刻画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哲学院的节目《茶蕴巴山》,通过土家族的摆手舞展现了土家女孩采茶的生产活动,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忙碌与喜悦。公共管理学院的节目《流沙坠简》,通过“少女”、“帛画”等艺术形象的共鸣,重现了敦煌的飞天神话。外国语学院的节目《活着 1937》,以“小女孩”、“学生”、“妇女”、“母亲”女性的这四个人生阶段来构建情节,表现了战争年代普通女性的内心情感与现实主义内涵。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的节目《花腰花》,通过花腰妹劳作的婀娜舞姿,表达了傣族分支花腰傣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大赛末尾,声乐团带来了精彩的嘉宾节目《音乐颂》。
信息与安全工程学院《南京 亮》
最终,法学院凭借舞蹈《彩虹桥》获得本次校园舞蹈大赛的一等奖。国际教育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和统计与数学学院的舞蹈表演分获二等奖;金融学院、中韩新媒体学院、工商管理、文澜学院和财政税务学院的舞蹈表演分获三等奖。其他学院则获得优秀奖。
一等奖颁奖现场
校团委的张艳云老师为本场晚会倾注了大量心血。大赛结束后,张老师看着合影留念的表演者和工作人员,久久不愿离场。张老师在采访中提到:“这个舞台实际上是没有名次之分的。今天在晚会上看到优秀的中南大学子多才多艺的表演,我真的非常感动。我想说,他们现在已经很棒了,只是需要不断地突破自己”。
来自校学生会文艺部的常委部长徐浩辰同学作为本次大赛的主要负责人,在晚会结束后感慨道:“从民歌大赛结束后,我们就开始筹备这样的一场晚会。从参演人员到文艺部的所有工作人员,都为它付出了太多的时间和心血。此外,我们都衷心的感谢校团委的张艳云老师和刘诗卉老师,我们本次大赛的成功筹办也少不了她们的大力支持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