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亚的前世今生

时间:01-13来源:校报第473期

□曾宪洪


  3月16日,乌克兰克里米亚举行全民公投,3月17日宣布参与公投的96.77%的克里米亚人同意脱离乌克兰,加入俄罗斯。3月1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克里姆林宫签署关于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加入俄罗斯的协议。美国白宫立即宣布,克里米亚的公投是“在俄罗斯军事干预所构成的暴力威胁和胁迫下进行的”,美国不承认公投结果,并警告俄罗斯将要为其行为付出代价。3月27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宣布克里米亚公投无效。一时间,持续多日的乌克兰政治危机的焦点从基辅转到了克里米亚,世界也开始担心俄美关系是否会重回冷战时代。

  克里米亚位于前苏联欧洲部分南部、黑海北部海岸上的克里木半岛(又称克里米亚半岛),面积2.5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50万。它的名字源自鞑靼语“克里木”,是鞑靼人早期可汗的名字。克里米亚最早名称是可萨利亚,因为可萨人曾在那里居住过。自乌克兰独立以来克里米亚是其境内唯一的自治共和国,首府辛菲罗波尔。克里米亚东部为刻赤半岛,与大陆隔着刻赤海峡相望。从地图上看,克里米亚半岛犹如一只伸展开的巨型章鱼,将触角从东欧平原南端伸向黑海中央,战略地位十分突出,被称为“黑海门户。克里米亚在塞瓦斯托波尔的港口一直是俄罗斯黑海舰队的基地。

  最早在克里米亚半岛定居的人是凯尔特人,此后克里米亚半岛相继被不同的民族占领:公元250年被哥特人,公元376年被匈人,公元8世纪时被可萨人,公元1016年被拜占廷帝国,公元1237年前钦察人,公元1237年被蒙古人占领。1430年,成吉思汗后裔的一支在此建立了克里米亚汗国。金帐汗国崩溃后,克里米亚汗国以金帐汗国的继承人自居。18世纪,经过历次血腥的战争以后,沙皇俄国将克里米亚正式并入俄罗斯。

  克里米亚战争。克里米亚是扼守黑海的门户,历来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发生在19世纪中叶的克里米亚战争因其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近代以来最为著名的战争之一。1853年,为争夺奥斯曼帝国的“遗产”以及对近东的控制权,沙皇俄国向土耳其宣战,英国、法国、奥斯曼帝国和撒丁帝国结成联盟并先后同俄国开战。1854年6月,英法联军登录克里米亚半岛并封锁塞瓦斯托波尔港,克里米亚战争爆发。战争结果,俄国战败,各国签订《巴黎和约》,俄罗斯被迫吐出它此前从土耳其掠得的“赃物”,解散黑海舰队。克里米亚战争也创造了英法等国近代新军事技术战胜沙俄腐败的农奴制下旧军事体制的经典战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二战爆发后,希特勒军队于1941年进攻克里米亚,在付出巨大伤亡后于1942年占领了克里米亚。1944年,苏军发动克里米亚战役,全歼10万德军,解放了克里米亚。1945年2月,美、苏、英三国首脑在半岛南部的小城雅尔塔召开会议,他们制定的雅尔塔体制在此后40年左右了全球数十亿人的命运。

  1954年5月,为纪念乌克兰与俄罗斯联邦合并300周年,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下令将克里米亚州划归乌克兰。后来俄罗斯杜马议员曾称,“当年赫鲁晓夫是在酩酊大醉的情况下将克里米亚送给乌克兰的”。但赫鲁晓夫可能是“酒醉心里明”。因为研究一下赫鲁晓夫的履历就不难发现赫鲁晓夫的“乌克兰情结”。

  苏联解体后,克里米亚要求独立或重返俄罗斯的呼声不断。由于与俄罗斯千丝万缕的联系,克里米亚归属问题不仅一度使乌克兰与俄罗斯以及克里米亚地方政府之间纠纷不断,而且长期困扰俄乌关系。

  如今,克里米亚再次被放在了大国棋局的风口浪尖上,其前途命运如何,决定权不在克里米亚人手里,而是要看大国博弈的最终结果。(作者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