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生态经济学会代表大会举行

时间:12-24来源:工商管理学院

    新闻网讯(通讯员 朱叶 邓力 摄影 周向) 12月20日上午,湖北省生态经济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4年学术研讨会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文泉楼506会议室召开。出席会议的嘉宾有湖北省民政厅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赵霞,湖北省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处处长田啟,我校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湖北省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陈池波,湖北省生态经济学会理事长、我校工商管理学院教授严立冬。其他代表包括来自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三峡大学、湖北民族学院、湖北经济学院、黄冈师范学院、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湖北省发改委、湖北省农业厅、黄冈市旅游局、湖北省种子集团公司等省内高校、科研院所、省直相关部门和市县有关部门的领导、企业家代表以及研究生共计60余人。

 

    会议分为两个单元,即湖北省生态经济学会第八届理事委员会换届选举大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与湖北绿色经济发展学术论坛。第一单元由陈池波主持,第二单元由湖北省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刘传江主持。

 

    在湖北省生态经济学会第八届理事委员会换届选举大会阶段,陈池波首先介绍了与会嘉宾,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并宣布湖北省生态经济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正式开幕。



 

    首先严立冬作湖北省生态经济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工作报告。他主要从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社会服务三个方面对第七届理事会的主要工作做了汇报,既肯定了理事会几年来所取得的成绩,也指出了理事会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并就第八届理事会的主要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第八届理事会围绕“生态立省”战略,加强生态经济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为生态省建设服务;大力开展生态理念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强学会自身建设,不断强化服务功能。

 

    接下来,湖北省生态经济学会秘书长彭小贵对湖北省生态经济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的财务情况进行了说明。湖北省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俊飚作了湖北省生态经济学会章程修改说明。他指出,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学会章程的修改显得非常必要,新章程主要是从准则、业务范围、会员组织结构和负责人的产生、罢免程序方面作了修改。在聆听了张俊飚的修改说明之后,大会代表对章程修改内容进行了举手表决,一致通过对章程的修改。


 

    紧接着,彭小贵宣读了湖北省生态经济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及常务理事名单,全体与会代表就建议名单进行了举手表决,一致通过该名单。选举丁振国等52人为湖北省生态经济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选举丁振国等22人为湖北省生态经济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随后,举行了湖北省生态经济学会第八届当选理事会议,到会的全体理事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了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和副秘书长。经投票,大家一致选举严立冬继续担任湖北省生态经济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长,陈池波、刘传江、张俊飚、方华国、黄金鹏、黎东升、潘泽江、王丹为湖北省生态经济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彭小贵为湖北省生态经济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秘书长,副秘书包括邓远建(常务)、吴海涛、屈志光、罗小锋。投票结束后,严立冬发表了讲话。他表示,将和全体理事、会员一起,按照学会新的章程,继往开来,以在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



 

    选举产生湖北省生态经济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和副秘书长后,赵霞发表了重要讲话。赵霞首先对新一届理事会的顺利诞生表示了热烈祝贺,高度赞扬了学会所取得的成就,并勉励湖北生态经济学会进一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做出新的贡献。



 

    赵霞讲话结束后,湖北省生态经济学会第八届理事委员会换届选举大会完成了全部议程。此时,主持人陈池波宣布湖北省生态经济学会第八届理事委员会换届选举大会闭幕。与会人员在文泉楼前进行了合影留念。

 

    会议的第二个单元是生态文明建设与湖北绿色经济发展学术论坛,也是湖北省生态经济学会2014年学术研讨会,由刘传江主持,一共有3位代表做了主题报告。



 

    第一位做主题报告的是田啟,他围绕气候变化和碳排放的背景,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谈论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重点介绍了湖北省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所做的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工作设想。

 

    第二位做主题报告的是张俊飚,他发言的题目是“对湖北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思考”。他的发言包括四个部分:第一,湖北情况;第二,湖北休闲观光农业的特点与作用;第三,湖北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第四,湖北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对策思路。



 

    第三位做主题报告的是邓远建,他发言的题目是“‘一红一绿’战略下山区生态文明建设路径”。他主要从山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国内背景、建设的依据、SWOT分析以及路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