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地址:http://www.hb.xinhuanet.com/2014-12/22/c_1113736590.htm
新华网武汉12月22日电(俞俭 黄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2004年被教育部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十年成就斐然,硕果累累,向着“世界知名、中国一流”的学术研究机构目标迈进。21日举行十周年庆典,来自文化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版权局等国家机关领导,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律师百位嘉宾到会祝贺,为国家知识产权智库建设建言献策。 十年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秉持问题导向、理论创新、打造智库、服务社会之理念,向着“世界知名、中国一流”的学术研究机构的目标,倾心竭力进行基地建设,实现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社会服务、资讯建设诸方面的协调发展。 校长杨灿明说,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为依托,知识产权研究中心集中精干力量、打造学术精品,实现了从单一学术平台独立运转到将诸多平台叠加再创造的转变;实现了从传统的象牙塔里作文章到社会场中觅学问的转变。在学科交叉中创新,在决策咨询中锻造,在人才培养中凝练,在社会服务中反思,逐渐成为我国知识产权研究的学术研究高地、科研创新高地、资政服务高地、人才培养高地。 推进科学研究品牌建设,产出学术精品。自中心成立以来,中心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及其他科研项目达100余项,研究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获全国首届优秀博士论文奖、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30余次。自2012年,上海知识产权研究所首次发布《知识产权专业文章发表状况统计报告》以来,中心连续三年雄踞法学核心期刊知识产权专业文章发表数量排行榜榜首。 践行职责,助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心多次参与国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以及行政机关的重大立法活动,为国家知识产权法律规范的修改和制定献言献策。参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国家知识产权事业“十二五”规划、“十三五”规划、《广播影视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系统知识产权工作的指导意见》及湖北省、西藏自治区等地方知识产权战略研究。 不断探索,培养高端知识产权人才。中心注重法学、管理学、经济学的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目前已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特色鲜明、创新高质的知识产权法学硕士、法律硕士、管理学硕士以及法学博士、博士后培养模式。“知识产权教学团队”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知识产权法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知识创新、知识经济与知识产权》入选2012年第一批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计划。 杨灿明表示,未来十年,人类社会总体发展必定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数字化与智能化密不可分。这个十年,知识产权必定大有作为。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将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遇期,紧跟时代步伐,创新发展思路,开阔研究视野,拓宽优势资源,加强协同创新,探索发展路径,提升团队实力,打造国家知识产权智库,成为具有理论前瞻性、学术引领性、视野国际性、服务实效性的高端学术研究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