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网 地址:
光明网武汉12月21日电(记者夏静 通讯员 姚晓雪)“就知识产权事业来看,中国将是东亚的热土,也将是全世界的热土。”今日,在国家知识产权智库建设研讨会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基地十周年庆典上,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主任、教授李明德信心满满地说。
本次知识产权智库研讨会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主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承办。来自文化部、国家版权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及北京、上海、广东、湖北等地的知名专家、学者、律师100余位嘉宾齐聚武汉,为国家知识产权智库建设建言献策。
“近400年来,知识产权事业经历了以英国、美国为核心的时代,如今,知识产权国际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转变,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广大知识产权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术委员会主席、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吴汉东指出,在当下的中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应注重制度建设的本土化、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和环境治理的法制化,广大研究者更应勇于担当,为知识产权智库建设献计出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杨灿明说:“未来十年,人类社会总体发展必定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数字化与智能化密不可分,世界各国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中国在全面深化改革、依法治国2.0版、创新驱动发展大思路引领下,进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个十年,知识产权必定大有作为。”杨灿明表示,中南财大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将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遇期,因势而为,打造国家知识产权智库,成为具有理论前瞻性、学术引领性、视野国际性、服务实效性的高端学术研究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田力普认为,未来一二十年内,全球知识产权研究最活跃的地方应该是中国。知识产权智库建设要吸引国内外专家共同参与,深入探讨知识产权领域存在的实务问题、理论问题和前沿问题。
会上,中南大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与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德恒律师事务所的战略合作协议签订仪式,进一步深化了中心与政府、实务部门的合作,加强了理论研究成果向实践层面的转化,共同探寻知识产权学术研究与应用研究相互促进、共同推进的发展思路。
据悉,自2004年11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落户以来,中南大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先后构建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研究基地、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国家知识产权培训(湖北)基地、国家版权局国际版权研究基地和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法制研究基地等多个国家级研究平台。中心正逐渐成为我国知识产权研究的学术研究高地、科研创新高地、咨政服务高地和人才培养高地。
新华网:
建设知识产权智库为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