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祖宝璐)10月27日和30日,文澜学院召开了2014年导师见面会。校教务部部长,文澜学院常务副院长刘仁山教授,副院长应斌教授与来自外语、统数、法学、经济、财税、金融、公管、会计、工商、信息与安全工程10个学院的19位教授出席了见面会。会议由应斌主持。
全程学业导师制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制度,能够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这种制度要求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
刘仁山阐述了文澜学院导师制的意义和其指导性作用。导师制是文澜学院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希望同学们要珍惜这样难得的机会,积极主动地和导师们沟通交流;同时要对自己严格要求,认真地完成导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特别是阅读书目。读书使人明智,使人善辩,使人深刻,是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接着由刘仁山代表刘茂林副校长为各学院教授颁发导师聘请证书,并合影留念。这标志着19名教授正式被聘请为文澜学院通识和专业导师,聘期为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
随后导师们介绍了各自的学习和教职经历,对自己今后的指导内容和目标做了说明。导师们都希望能够重视对思维能力的培养,重点掌握方法论,将所学各科知识融会贯通。
在师生交流环节,同学们纷纷就今后的方向发展和如何打牢学科知识基础融会贯通等问题向导师们寻求答案。现场气氛热烈。
在最后的总结发言中,应斌表达了对在场教授百忙之中抽空参加导师见面会的感谢,并期待学生们能通过导师的指导学有所成。他表示在推行导师制的实践过程中,文澜学院强调导师的主导作用,也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