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去哪儿?

时间:07-11来源:校团委

    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艳芸 胡凌凤)挑水、摘菜、土灶、生火......好像热播的《爸爸去哪儿》场景一样,7月8日中午,在浠水县汪岗镇洗菜港村怀德大爷的家里,同学们正在为独自一人留守的怀德大叔准备午餐。洗菜港村青壮年劳动力纷纷离家打工,仅有老人留守家中,家中的田地也多由老人打理,针对这一情况,校团委与浠水团县委共同举行关爱留守老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部分校级学生干部利用暑假来到洗菜港村,开展关爱活动。

    7月8日早晨,同学们抵达洗菜港村。现年80岁的徐奶奶和83岁的老伴住在祖屋中,同学们详细询问老人们的生活状况、经济来源和身体健康情况等。在交谈中了解到,徐奶奶家中6个儿子均在外工作,逢年过节回村看望两位老人,由于徐奶奶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家中田地均由老伴打理。聊天之余,同学们还为老人打扫卫生,表演节目,为老人送来了精心准备的夏凉用品,让老人们倍感关心和温暖。临走时,徐奶奶说“你们这些娃娃都要好好学习,将来一定要有大的出息。”

    到达怀德大叔家中时已是11点半,与大叔聊完家常后,同学们决定为独居的怀德大叔准备午餐。6名队员中除了来自云南的李敏丽有其他同学都是第一次进厨房,男生生火打井水,几位女生摘菜洗菜切菜,迅速进入角色。“这是我第一次用柴火灶烧饭,第一次为老人烧饭,不知道味道怎样。大叔口味轻,每盘菜都放很少的盐,希望合大叔口味。”李敏丽说。”“我每天一个人在家,每顿饭对付一下就过去了。我家第一次来这么多大学生,帮我做家务还给我做饭,人多热闹饭都吃的香些。”怀德大叔说。

    此次实践活动同学们还就新媒体运营、城镇信息化建设在当地进行调研、座谈。浠水团县委书记陈成向同学们介绍了县级团员青年工作的一些基本情况,希望在未来可以加强交流,期待能在新媒体运用、志愿服务等方面和我校的同学们开展更多的活动。

    浠水县是我校干部挂职和工作联系点,同时也是学校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校团委先后派出2位团干部赴浠水县挂职,并连续多年在浠水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今后,我校团委还将与浠水团县委共同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群众文化讲堂、农村青年新媒体阵地建设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