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者的守望”八校联合公益在行动

时间:01-03来源:校报学通社

    12月21日,冬至的前一天早晨9点,从财大茶山刘开出的公交车上多了一群带着标有“红十字会”字样物资包的大学生志愿者。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却有着相同的身份——“拾荒者的守望”(以下简称拾望)暖冬行动志愿者。拾望是一个旨在唤起社会对拾荒者这一边缘群体的关注,帮助他们改善生活环境,寻求再就业机会的公益项目,现隶属于希望工程激励行动。在21日、22日这两天,来自中南民族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8所高校的40多名志愿者将分组走访虎泉、光谷等地的20多位拾荒老人,为他们送上暖冬物资,让他们安然过冬。

 

从暖冬到暖心

 

    一床棉被、一件棉衣、两双棉袜、一双手套和一顶帽子,寻常的过冬物资带给拾荒老人的不只是一冬的温暖,更是满心的暖意。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拾荒者们是最容易被社会忽视的弱势群体。他们靠自己的双手捡拾废品养活自己,有时候甚至是养活一家人。

 

    居住在湖北省中医院对面一幢陈旧残破的老公寓里的匡奶奶,没有家人的陪伴,十几年来一直拖着患病的身体捡垃圾。看到志愿者的再度来访,她不停地说“谢谢,谢谢你们啊”,还立马换上了志愿者带来的新帽子,高兴地告诉志愿者们“夜里就换上新袄子!”。同一居住区的93岁的刘奶奶面对着提着大包小包物资的志愿者们,一直推脱着说不要不要,在听到志愿者们要做她的孙儿、孙女的真心话后忍不住哽咽地说“你们对我这么好,我没有什么可用来感谢你们的,对不住你们啊”。整个走访过程中,老人们的表现让所有人动容。民大一名大一的志愿者说:“我觉得这个活动很有意义,它是真的把‘守望’落实了。”

 

    据悉,本次暖冬行动结束后,会在近期开展电话回访行动,明年开学后则会安排实地回访的相关事宜。

 

从中南大内部到九校联合

 

    “拾荒者的守望”是我校工商管理学院10级学生于2012年5月发起的公益项目,最开始只在财大内部有一个核心团队。本次暖冬行动是拾望项目第二届的主要目标之一。从今年十月份起,拾望团队就同华农、民大等十多个高校的志协或公益社团进行合作商谈,最终确定了武汉地区的八所高校为合作伙伴。团队还通过在各高校的路展和图片展招募到了300多名志愿者,从十人之力发展到了百人之众。

 

 

    拾望团队借助人人、微博、微信等平台的宣传也为团队积累了不少人气。本次暖冬行动前,武汉红十字会就是通过微博找上了拾望团队,表达了想向他们提供物资供志愿者发放的意愿。近期更是因为机缘,团队极有可能争取到上海公益组织——黑苹果青年公益的赞助。

 

    在公益事业的前进过程中,拾望团队也渐渐意识到自己身为一个学生团体的局限性。项目执行负责人陈凡表示,拾望目前受限于学生团体的身份因此得到的社会支持不足,由此导致了走访成果显赫但落实的援助太少的尴尬境地。目前拾望的大部分资金来自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拨款,对于以后的发展方向,项目总负责人黄明欣希望能够拉到更多的外联,做成一个社会集团。(学生记者 刘雅文 吴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