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设计战略考量 理论思辨精彩纷呈

时间:11-13来源:湖北日报

制度设计战略考量 理论思辨精彩纷呈

——“法治湖北”评价指标体系建设高端论坛综述

 

 

    带着金色的秋阳,沐浴着桂花的芳香,“法治湖北”评价指标体系建设高端论坛在秀丽的东湖隆重举行。这是聚合法治战略资源优势,服务法治湖北建设的一次盛会,也是法学研究和新型法治智库服务全省工作大局的具体体现。

  

     基础理论:理性引领未来

    新一届党中央更加重视以法治推动和保障中国梦的实现,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法治中国“三个共同推进”、“三位一体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湖北法治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全国检察业务专家、“法治湖北”指标体系课题组组长徐汉明教授指出,构建法治湖北指标体系,是加快法治湖北建设,保障和促进湖北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中国法学杂志社办公室主任李小明认为,湖北省委、省政府适时提出了法治湖北建设的目标,可谓是循天道、因民情、随时变的英明举措。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方世荣教授和湖北警官学院院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曹诗权教授点评时指出,把握概念的统一度使指标体系统一化,不仅国家层面要有基本依据,学界也要对某些重要问题达成共识。


  制度设计:梦想照进现实


    贵州省社科院院长、教授吴大华表示要坚持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的原则,充分考虑科学性、典型性、系统性、公正性和可持续性的特点。
    省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公安部刑侦专家尚武结合“法治中国”考评指标体系,认为在设计和确定指标过程中,要遵循全面与特色相结合、科学与简便相结合、实用性与适用性相结合、可计量与可比较相结合的四大原则。湖北法治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德永阐述了制度设计的总体思路。“法治湖北考评指标体系”课题组成员郭川阳博士针对“法治湖北”评价指标体系建设过程中的五个问题进行了交流发言。
    中国比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浙江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钱弘道教授则认为:“法治评估”让各种法律条文变成了可量化的标准,对地方法治建设形成了一种竞争机制,是中国法治实践学派形成的典型案例,具有法治转型时期的特征,也是中国法治实践的必然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