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11月7日下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泉报告厅座无虚席。湖北省首届大学生金融节“金融家高校讲坛”邀请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副行长马骏来到南湖之滨。他围绕中国当前经济形势、金融宏观调控、金融稳定及金融改革等问题阐释了他对时下金融热点的深刻思考。同时,他还结合自身经历,与在场师生分享了独特的金融人生感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杨志光代表师生致辞。
中南大党委副书记 杨志光致辞
由共青团湖北省委、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湖北省学生联合会共同主办的湖北省首届大学生金融节,是贯彻落实湖北省委、省政府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推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一个非常得力的措施,受到学校师生的热烈欢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前身中原大学是新中国最早培养金融人才的高校之一,本校金融学专业是国家特色建设专业,在师资力量、学科建设等方面达到了一定水平。在这里,不仅金融学专业学生爱金融、懂金融,另一方面,学校还注重对非金融专业学生进行通识教育。
作为多年奋斗在金融战线的金融家,马行长将从当前经济形势、中国金融演变角度,解析当前我国金融的发展和改革,分享他积累的金融职场丰富经验,诠释他的金融人生。这些都会对同学们如何做人、做事有很大启发。
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副行长
马骏演讲摘录
建好“蓄水池”促进金融平稳运行
在谈及维护金融稳定时,马骏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意识到仅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管住微观机构的风险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从国家层面,由一个超脱于微观机构之上的机构履行宏观审慎管理的职责。中央银行实施金融调控和充当最后贷款人,客观上使其具有了保持物价稳定和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因此,国务院赋予人民银行维护金融稳定、进行宏观审慎管理的职责。
宏观审慎管理主要针对的是金融顺周期问题。顺周期性很好理解,金融机构倾向于在经济景气的时候提高杠杆率,在经济不景气时积极降低杠杆率,这样的后果就是,促进了繁荣期的投资泡沫,以及衰退期的信贷急剧收缩,助长了经济周期波动。
克服顺周期行为的工具很多,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控制杠杆放大倍数,譬如设定资本杠杆率、采用逆周期资本缓冲。银行是高杠杆机构,这些工具都可以调节金融机构的杠杆率,从而避免在繁荣时期过度扩张、不景气的时候,紧急收缩信贷加剧实体经济的波动。另一类是缓冲工具。譬如通过动态调整拨备覆盖率,促使金融机构在利润丰厚时多计提一些准备金留做不景气的时候冲抵损失,避免经营状况的大起大落;通过动态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调节金融机构的流动性水平,降低信贷紧缩的频率和严重程度。这些工具的作用好比蓄水池,“下雨时蓄水,天干时放水”,通过逆周期调节水量,促进金融业平稳健康运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从而避免经济周期的大起大落。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保护中小储户利益
存款保险制度是一项对金融危机进行救助的核心制度安排。马骏表示,通常认为金融防护网有三道,一是审慎管理,二是最后贷款人,三是存款保险制度。1933年美国建立了全球第一家存款保险机构。目前,已先后有110多个国家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我国也将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纳入了金融“十二五”规划,目前正由人民银行牵头实施。
为什么已经明确人民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还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呢?一是目标不同。存款保险制度是为了保护中小储户的利益,通过透明的制度安排明确救助对象和赔付额度,稳定存款人的信心;而最后贷款人的政策目标是防范系统性风险,向整个金融体系或者困难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维护经济体系的整体利益。二是资金来源不同。存款保险基金来源于各家银行缴纳的保费,体现了“谁受益谁出钱”的原则;最后贷款人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央行储备。三是操作手段不同。最后贷款人解决银行流动性问题,存款保险制度解决偿付问题或者说银行倒闭后的问题。
分享金融人生感悟 箴言寄语青年学子
从事实践金融工作,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仅靠专业素养是不够的,还需要对社会的了解,实践的积累,特别是对饱读经书,尚未踏出校门的青年学子而言,今后要注重补上社会实践这一课。中国人十分讲究做事之道,古人做大事,尤其强调修身,做好金融工作也有个修身的问题,怎样修好金融人生,马骏告诫在场学生,要把握好几点。
(一)既要立足现在,更要着眼将来
1. 不要轻视你的起点。实践工作中,许多有作为的金融工作者,往往都是以基层为起点,向上发展,最后事业越做越大。
2. 既要读好有字的书,又要读好无字的书。大家对有字的书读得很好,但对社会这本无字的书读得怎样?希望同学们能够从基层、从具体业务做起,走真正的群众路线,主动到企业和客户中去,与他们打成一片,融为一体。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是让你由一个书生,转变成为一个精通社会、经济、金融、人脉以及各个层面情况的通才。二是只有你的工作与社会实际接轨了,你的业绩才做得起来。
3. 要当事前诸葛亮,不要当事后诸葛亮。从事金融工作,一些传统的谚语要牢记,如“风物长宜放眼量”,讲的是事物是复杂而长远的,年轻人不应只顾眼前,应该把自己的眼光放长远些。“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讲的也是现在与将来关系与处理问题的态度。
(二)既要有水平,更要把水平转化为机会
1. 水平是一个人发展的前提。水平是重要的,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你有了水平,机会才会多。
2. 机会从眼前过,千万莫错过。当你有了水平,你就要注重培养洞察先机的能力,人生有很多次机会,有的人抓得住,有的人抓不住,抓住的人就可以占得先机,抓不住的人就会步步被动。
(三)既要注重知,更要注重行
1. 只说不练,多年不变;又说又练,好事连连。明代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大家都知道,人只有知行合一,实践躬行才能成就事业。大到一个国家,“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小到个人,“空谈误人,实干兴业”,凡成功者,无不是脚踏实地,实实在在干出来的。在工作中,要养成想到做到,抓落实的理念和作风,做事要不达目的不罢休,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只要你用心努力,没有做不到的事,再难的事情,也有解决的办法,“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2. 要克服浮躁的心理。年轻人今后的路还很长,一定要克服浮躁的心态,否则很难真正有成就,很难走得更远,即使偶然成功,也不可持续。同时,年轻人做事不要只看到结果,更要注重过程,要记住两句话,一是结果的成败是由过程和细节决定的,二是付出才会有回报,有时回报不佳,主要是时候未到,从事金融工作尤其如此。
3. 工作创新化,创新工作化。工作创新化就是讲金融工作不创新,就没有生命力,就不会有竞争力;创新工作化就是要把创新当作重要工作来抓。以上两点对当前金融工作十分重要,如今随着金融业的日趋繁荣发展,金融改革越来越深入,社会对金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产品和服务对金融的发展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只有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比别人更好的经营模式,才能避免同质性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
(四)既要会做事,更要会做人
做事先做人,把人做好了,做事就会事半功倍。每一个成功的人士,都有自己的做人之道,如传统上做人成功的典范李嘉诚就是四个字,“恭、俭、让、思”,凡他同意接见的人,必到办公室门口迎接。做人关键是要修身,既要继承传统的一些做人的美德,更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修炼一些新的东西。对此主要有四句话,思想上要开明开放,理念上要敢于变革创新,执行上要做到效率至上,担当上要做到负责包容。
最后,马骏还寄语青年学子,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要努力做到“学识渊博,思想成熟,眼界前瞻,作风务实,德才兼备,成绩一流”,如果做到这六点,就一定会梦想成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