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专家学者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

时间:11-13来源:楚天金报

    楚天金报讯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公布后,本报记者迅速连线本地专家学者,倾听他们的声音。

 

    把环境纳入改革内容与时俱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研究所所长徐双敏

 

  “改革开放35年,党和国家首次明确提出‘改革的目标是什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研究所所长徐双敏教授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历年来从未提过的。


    徐双敏说,改革不能改偏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这点特别重要。“我们不用照搬别人的模式,结合自己的国情,走自己的路。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高度的理论水平。以前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现在强调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同步进行,改革由自下而上转为自上而下,而且顶层设计思路很明晰,为中国前行指明了方向。”


    从今天出台的改革纲领来看,改革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非常系统和全面。每一个领域都有重点,如经济体制改革领域,把“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作为核心问题提出。这也是此前从未有过的新举措。


    环境领域被纳入改革的方向让人眼前一亮,如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充分体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非常贴合当下国情。(本报记者刘辉 通讯员陈博)

 

  城乡一体化建设站上国家高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邹进文

 

    “会前,老百姓对党的三中全会的期待很高,会后,老百姓更加充满期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邹进文说。


 

    在解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时,邹进文说,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中国改革的重点,把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作为核心问题拎出来。充分体现了国家加快推进市场经济体系的决心,“这个观点比较新颖,尤其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首次在顶层设计中提出来”。


    从改革的整体思路来看,国家在强调经济改革的同时,也在加强其他社会配套改革。譬如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的方向与三中全会以前老百姓的期盼相符。相关领域将具体出台哪些政策,也是三中全会后中国老百姓最期待的事。


 

    邹进文认为,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也是此次改革的另一个亮点。“这是首次把城乡一体化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邹进文认为,这说明党和国家认识到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对中国的农民来说是利好。据他介绍,欧美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已达到90%,而中国目前才达到50%,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本报记者刘辉 通讯员陈博)

 

    防治腐败 用制度杜绝权力滥用
  湖北省法治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徐汉明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就防治腐败提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这一论断可谓抓住了问题的实质。”昨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法治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徐汉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徐汉明教授说,在十八大以来的反腐风暴中,多名省部级官员落马,一方面显示了中央惩治腐败的决心,另一方面也凸显出,当前除经济改革之外,解决腐败的政治改革和解决环境问题的综合体制改革等也迫在眉睫。


    徐汉明教授说,目前,腐败案件类型、性质和作案手段出现一些新变化,一些领域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主要是土地、矿产等稀缺资源成为不法分子谋取私利的重点对象,工程建设、国有企业、金融等资金密集的部门和领域一直是腐败现象的高发区,行政审批、司法等权力比较集中的部门腐败现象一直居高不下。此外,“三公一金”问题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屡禁不止。由此可以看出,当前反腐败斗争呈现出成效明显和问题突出并存的特点,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


    徐汉明认为,要真正有效防治腐败,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中国经济升级有了明确改革方向廉、政治清明。(本报记者胡诚)


 

    中国经济升级有了明确改革方向
  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教授、博导陶良虎

 

    昨日,湖北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教授、博导陶良虎在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时表示,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因此,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未来走向,应重在协调推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各项改革,努力把改革开放推向新阶段。


    他认为,首先应全面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加快国有大型企业改革,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促进产业升级、参与国际竞争、提升综合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其次,在财税体制改革方面,应健全现代金融体系,完善立法、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等。着力消除各种制度性障碍,破除阻碍民间投资的“玻璃门”、“弹簧门”等体制障碍,保障各种所有制经济主体依法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要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


    对于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他认为,必须在更加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条件下,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公民和社会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本报记者胡诚)

 

     声音

    这次会议在关键时刻抓住了当前我国最大实际,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题深刻地回答了一系列最紧迫最重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开启了新的征程。(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陶德麟)

 

    我留意到,全会公告提到要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等内容。


    农民工进城务工是我国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表现之一。但截至目前,绝大多数农民工“难脱”农民身份,他们所享有的权利与城市居民还有很大差距,无法享有市民待遇。


    农民权利平等的问题应归结到土地产权的平等上。农民所持有的集体产权房屋不能办理房屋土地使用证,不能在市场上买卖和抵押,这是农民财产权利不完整的体现。(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教授项继权)

 

    微博用户@ 谢林锋V:从十八届三中全会给出的信号:改革,将再次改变无数中国人的命运;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目前的确面临很多挑战性问题,民生、教育、医疗、收入差异化等都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次会议都有涉及到,作为普通民众只想说:希望政府落实到行动中去!


    微博用户@当有一天老去-向往: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随着各项反腐制度的完善、社会民意的不断汇聚,一定能放大反腐正能量,让未来的反腐斗争更有成效,带给社会更多的廉政信心。


 

    微博用户@ 据说是个律师:注意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提到“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


    微博用户@阮林荣:十八届三中全会是推进当前改革的一次重要会议,它的召开无疑给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更大的动力和自信。(记者郭会桥、吕俊磊、谨信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