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0级学生吴新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长江商报消息 本报讯(记者 刘丹 通讯员 赵晓晴 杨艳萍)大一时炒股赚了一万,大二时创办“财大票务”,不仅代售演唱会门票,还代理环球雅思、新东方的报名,旺季时月入两万……对于90后吴新宇来说,他不仅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保险专业2010级学生,更是一个创业型的校园偶像。
大一炒股获利万元
今年21岁的吴新宇是黄石人。大一时父母离异,他从那时起跟着母亲一起生活。因为生活并不宽裕,吴新宇一直希望自己在上学之余能做点什么,帮妈妈减轻一点经济负担。
吴新宇主修的是保险专业,本身又爱好股票,大一时,他开始尝试着炒股,并且赚得了一万块钱。这是他生平第一次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到钱,而且数目可观,不过他并没有坚持下去, “太伤脑筋了,每天都要盯着股市,学习也受了影响。”
2012年年初,还在读大二的吴新宇偶然听说了“华科票务”——由华中科技大学创办的为在校大学生代购各种门票的平台。当他发现很多财大的学生都跑去华科票务订票时,便萌发了创办一个属于本校的票务平台的想法。
当年3月份,在他和一位同学的共同筹划下,“财大票务”诞生了。除了负责出售演唱会门票、东湖年票以外,“财大票务”还负责代购开学新生用品、代理清明节出游等。
旺季月营业额达二三十万
“一开始赚得不多,平均下来,每个月千把块钱吧。”吴新宇说,这些收入已基本帮他解决了学费和生活费的问题。从大三开始,吴新宇告诉妈妈不用再给他钱了。
“说实话,做票务代理非常辛苦。我们要跑到各个宿舍宣传,也要送票上门,但是积累了很多的客户。”随着客户不断增加,吴新宇开始考虑校园代理:代卖联通充值卡,代理环球雅思、新东方、新航道报名等。现在,他旺季的月营业额能达到二三十万,利润两三万,淡季时也能有十万左右的营业额。
作为一个创业型的校园偶像,吴新宇同时还是一名“科研达人”。学校的博文杯、明理杯、社会实践、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他都有涉足。大二时,他参与发起的3个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得了国家级立项。
虽然创业收入颇丰,但吴新宇表示,他目前并没有什么商业扩张计划。他希望能够读完研究生,然后出国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