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学生记者 杨继海)11月17、18日,新小康协会的01级至08级共28名老会员分别从北京、重庆、广州、深圳、珠海、潜江、宜昌等地返回母校,参加协会十周年庆典,重温大学的美好时光。
新小康协会由我校校友、著名“三农”问题学者李昌平先生题名,于2003年初正式成立,是我校第一个把目光投向社会和农村的支农学生社团。在陈小君副校长主持的“中国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研究”课题组中,选派了麻昌华教授、高飞副教授为协会的指导老师。在学校老师的关怀指导和协会会员的不懈奋斗下,新小康协会于2005年成功申报了“南风窗”调研中国奖学金,2006年获得“全国十佳社团”荣誉称号。
十年的艰辛历程,培育了一代代富有责任感的新小康人,老会员们虽已毕业多年,但依旧心系协会,心系母校。老会员们怀着对母校和协会的深厚感情,从各地回到母校参加协会十周年庆典。17日上午,老会员们陆续抵达学校,在新会员的陪伴下在校内参观,感受着母校面貌的巨大变化,沉浸在大学的美好回忆中。
下午,新小康协会发展研讨会暨新小康基金课题汇报在小观园酒店举行。首先由2011级会员林晓霞对课题《“菜贱伤农、菜贵伤民”背后的农产品流通机制的调查》进行了汇报。05级的刘锦鑫和06级覃苏敏对调研进行了点评,一方面对研究成果给予了肯定,另一方面也指出了其中的不足之处,强调要以严谨的作风、科学的方法做好课题研究。紧接着,新老会员一起分析了协会目前面临的困难,并积极寻求解决办法,探索发展道路,力求让协会更好地为学校学子提供社会实践、塑造自我的平台。最后,监事会主席蔡方对新小康存在的内外问题作了分析,希望新小康能投身农村的公益和社会实践中去。
当天晚上,老会员返校交流会在文澜106进行。01级至12级的新老会员坐在一起,分享了在新小康的经历、感受和收获。02级郭维家、01级廖斌、02级邵明先后作了“以新小康为平台关注文化传承与文化复兴”、“公民教育和人文教育”、“十年之后再次启程”的主题分享。最后交流会在会歌《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温馨旋律中,老会员返校交流会圆满落下帷幕。
18日中午过后,一部分老会员拜访了协会的带队老师。虽然这次回校聚会历时仅有短短的两天,但老会员们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回到学校参加协会十周年庆典,表现了老会员们对协会的深厚感情和责任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