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记者 程佳欢)8月2日,楚天都市报“武汉高校”版,以《江城湖泊水色差异大》一文,大篇幅报道我校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的调查成果。

报道说明了武汉一些湖泊水质的现状,如“并南湖水偏黄,东湖水有点绿”等。中科院水生所水环境工程中心研究员刘剑彤和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教授卢进登等人,还对他们做出的调查做出了相应的分析,解读颜色是怎样体现水质指标。
本次调研是立项课题“地方政府的博弈行为与城市湖泊治理绩效——以武汉市为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我校“经世济民”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负责,团队由我校经济学院大二学生桂弘诣组织。
活动主要在7月22日至25日,实践小分队在经济学院王玲老师的带领下,在武汉市洪山区、江夏区和青山区(白玉山)围绕武汉市汤逊湖、南湖、东湖和严西湖等主要湖泊的污染和治理情况成功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实地调研。
7月22日上午,实践小分队于7点半抵达南湖,对南湖水质和南湖边近年来的房地产开发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7月23日来到了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白玉山街泰乐社区,举行了以“情系湖泊,共建美好江城”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并通过精心准备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生动直观和有力地展示了湖泊的变化。7月24日,社会实践队来到了洪山区水务局,就近十年以来湖泊水质的变化情况,湖泊污染的主要原因,水务部门治理湖泊污染的具体措施,实际工作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困难以及湖泊治理的体制机制创新等问题进行了访谈。7月25日,实践队的队员们齐聚校图书馆,进一步收集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讨论,初步确定研究框架。将资料整体完毕后,与王玲老师交流了调研成果写作的相关问题,最后进行工作分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