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高校创业教育新模式 着力打造创业型创新人才

时间:08-02来源:教育部门户网站


 
来源:教育部门户网站   网址:


 
 
  近年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积极响应中央提出的“以创业带动就业” 的战略部署,以培养“有激情、有目标、有能力、有准备”的新时期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以“创新精神培育”和“创业能力孵化”为着力点,在全校范围内广泛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扶持孵化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着力打造“省级青年创业学院”,首开全国团学共建青年创业平台先河。近年来,学校先后出台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关于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及十二个相关配套文件,成立了大学生创业指导委员会、创业顾问委员会和大学生创业中心等校级创业教育、工作机构。2011年11月14日,共青团湖北省委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共建的“湖北青年创业学院”正式成立,成为湖北省和中部地区教育部直属高校中的首家创业学院,并在全国开创了省级团委与教育部直属高校共建创业学院的先河。创业学院以“创业教育、创业研究、创业服务”为三大功能定位,通过“通识教育、学位教育、园区孵化、创业竞赛、创业文化、社会服务”六大板块,旨在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富活力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与产学研成果转化平台”,打造“面向实战”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培育孵化高质量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和创业团队,培养“有激情、有能力、有目标、有准备”的高素质青年创新创业精英人才。

 

  与此同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还是共青团中央、全国青年联合会、国际劳工组织联合授予的“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KAB创业教育(中国)项目优秀院校”和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授予的“创业教育示范高校”,并将KAB创业教育课程设为全校通识课。

 

  二、开设“创业管理”特色双学位教育,打造创新创业课程教育品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创业学院在为全校本科生提供普及化、有实效的创业通识课程外,还大力开展特色“学位教育”,面向在汉7所部属高校和学校所在武汉南湖片区10所高校在校大二学生开办劳动与社会保障(创业管理方向)辅修双学位班。创业管理双学位课堂采取公开课的形式面向所有学生开放授课,并将课程视频和教学PPT上网共享。该学位班课程引入国际上通行的KAB、SYB课程教育体系,依托学校本身的经、法、管优势学科,整合省内外一流创业教育资源,聘请国内知名企业家、创业教育专家和主管部门领导作为创业导师,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理论教育和实习实训课程。该课程在整个武汉地区赢得广泛好评,被多家媒体报道。同时,学校还组建了大学生创业导师团,邀请了团湖北省委书记朱厚伦、武汉市教育局副局长田文江、武汉市政府创业办特聘创业导师为创业学位班学员授课并为广大师生举办各类创业讲座,营造浓厚的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三、积极开展创业创新竞赛活动,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学校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类型创新创业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形成了以大学生创业体验计划、实践计划和挑战计划为主体的全方位、立体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充分利用校友资源,搭建创业平台。学校校友总会、创业学院、校团委联合实施了 “校友杯”大学生优秀自主创业项目资助计划,向优秀的在校大学生提供数额不等的创业专项基金、场地和智力资助。二是大力广泛选派学生参与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我校自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以来,全校申报项目共涉及43个本科专业,参与学生近3000人,共申报了近600个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其中260项获得国家立项支持,获得260万元的国家经费资助。三是积极组队参与“挑战杯”计划创业大赛,该校学生在湖北省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决赛上,摘得2金、1银、6铜九项大奖,捧得团体总分“优胜杯”,一批“含金量”较高的创业团队脱颖而出。

 

  四、扶持孵化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促进产学研成果转化。学校在校内外共建立了上千平方米的创业体验基地、实习实训基地和孵化园区,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扶持专项资金”,供有意向的学生创业团队无偿或成本价租用。目前,经过学校的孵化,学生创业团队和企业中已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创业典型,如经济学09级本科生任定磊注册成立的“寻路摄影工作室”,在自身取得创业成功的同时,还带动了一批青年人共同创业,被武汉市洪山区授予“洪山青年创业之星”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