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记者 王明媛) 12月8日下午2:10,由共青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委员会,校学生会,校研究生会联合主办的2011年“希贤杯”校园主题辩论赛决赛暨“希贤杯”系列竞赛闭幕式在文泉楼学术报告厅完美上演。 莅临本次大会的嘉宾有校党委副书记齐文远教授,校学工部阮世喜部长,校研工部周佳玲部长,校团委周巍书记,校团委韩秦副书记,校团委梁娜副书记。辩论赛的评委为07年国际大学生群辩论会冠军队指导老师黄士平、胡真圣、张舜清、张莉敏。伴随着热烈的掌声,正反双方选手作简要的自我介绍,随后,辩论赛主席宣布完比赛规则,“希贤杯”校园主题辩论赛决赛正式拉开帷幕。 本次辩论赛首先在财政税务学院和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展开季军争夺战。双方围绕“中华文化的持久生命力主要在于民族精神还是时代精神”这一辩题,进行精彩辩论。正方财政税务学院支持民族精神,而反方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则力挺时代精神。 在三分钟的开篇立论中,正方一辩从民族精神的地位,发展及演变和现实状况三个方面,提出“在面临文化流失,文化渗透等多种危机的时候,只有民族精神才能从根本上更好的保存和发展我们文化的独有特质”,而反方则从中华文化的本身着眼,概括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兼收并蓄”,要跟随时代的脚步,着眼于未来的发展。在接下来的驳论、盘问环节和自由辩论中,双方围绕中国社会的发展,西方列强的入侵等方面发表见解。张舜清老师表示,本场辩论赛辩题理论难度高,通过精妙的举例告诫同学们不要混淆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这场比赛中反方二辩获得“最佳辩手”称号,正方财政税务学院获得本场胜利。 紧接着,本次辩论赛的重头戏决赛在经济学院和刑事司法学院中拉开帷幕。双方围绕“中国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是主流文化建设还是多元文化建设”的辩题展开激烈争论。正方经济学院坚持主流文化建设,而反方刑事司法学院则肯定多元文化建设。正方指出主流文化是最具有生命力和包容性的,但如今的发展却使它难以发挥其导向作用。而反方则各辟蹊径,“文化发展的目的不在于否定什么文化,而在于所有文化是否发出自己的声音,才是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并呼吁给所有文化一个发展的空间,充分尊重各种文化。 在观众提问环节中,同学们踊跃举手发言,甚至有同学连提4个问题,引发全场阵阵掌声。黄士平老师高度赞扬了本场辩论赛,坦言“这是最困难的一次点评”,他就辩题中涉及到的许多问题为大家作出了深刻细致的分析,很高兴看到这种和谐的辩论氛围。“最佳辩手”获得者为正方二辩,反方刑事司法学院成功扳倒对手,再次夺冠。 最后本次比赛的颁奖仪式以及2011“希贤杯”系列竞赛闭幕式隆重上演。来自不同学院的14名辩手获得个人单项奖,来自刑事司法学院的杨益群获得全程最佳辩手称号;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哲学院、会计学院、法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获得团体奖;辩论赛前三名分别为刑事司法学院,经济学院,财政税务学院。 随着“希贤杯”校园主题辩论赛颁奖的结束,“希贤杯”系列学术科技实践竞赛也全部尘埃落定,随后,颁奖仪式正式启动,周巍书记宣布本届学术科技实践竞赛的获奖情况。法学院以610分的团体总分摘得全校第一,工商管理学院与经济学院紧随其后。会计学院、经济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金融学院以及外国语学院获得优秀组织奖;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会计学院、信息与安全工程学院、刑事司法学院以及财政税务学院获得优秀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