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喜看桃李自芬芳

时间:10-18来源:湖北日报

来源:湖北日报  网址:

 

图文:喜看桃李自芬芳
——83岁彭星闾教授的为师情怀

    湖北日报讯 图为:彭星闾教授部分著作。

    记者韩晓玲 通讯员范龄文 刘树雯

    人物名片:彭星闾,1928年生于湖南长沙,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市场营销与企业管理专家,中国市场营销专业博士点奠基人之一,市场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向第一人。历任湖北省市场营销学会会长,中国市场学会、中国高校市场学研究会顾问、中国商业企业家协会理事等职务。
    彭星闾教授的客厅里,悬挂着一幅书法作品:“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83岁的老先生介绍说,这是诸葛亮《诫子书》中的一段,他自从上中学时读到这封诸葛亮写的家书后,就一直以此作为座右铭。
    1979年,彭星闾开始从事市场营销领域的学术研究。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改革开放之际,他敏锐地感到,国家的会议和文件越来越显示出对“市场”的重视。于是,他大胆开设了“西方市场学述评”的课程,为高考恢复后学校首届商业经济本科专业学生讲起了市场学。
    在当时企业还很忌讳谈市场营销,学校里没有开设相关学科和课程的情况下,彭星闾却敢为人先,成为中国市场营销学发展的先行者之一。
    当年,彭星闾在给学生讲课时提出了“市场营销一般”的思想,指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能促进与完善产品和劳务交换的一般理论与方法。彭星闾指出这个思想不是资本主义,而且企业经营的一般理论与方法是任何市场都有的。这一思想受到整个企业界和市场学界的好评,为企业敢学、高校敢教提供了指导思想。1985年,他用与学生探讨的对话形式,撰写了《市场学》,更加系统地阐释了这一思想。
    改革开放的前15年,彭星闾提出“市场营销一般”的思想和当代企业经营“金三角”的理论;后15年,他关于企业“创新力与控制力统一”的思想,又掀起了一次对管理学的革命。
    这是彭星闾1992年在博士生教学中提出的现代企业管理的一条新思路。1998年,他在总结海尔的成功经验时,归结为“创新力与控制力的统一”,并将这一想法寄给海尔的“掌门人”张瑞敏,张瑞敏非常赞同,亲笔回复一封感谢信。
    所谓创新力与控制力的统一,是指企业以持续发展为目标,实现创新力与控制力的共生与相互促进。当彭星闾第一次在课堂上提出这个思想时,一个学生激动地站起来:“我干了40多年厂长,有人问我厂长是做什么工作的,我思索半天也答不上来。”
    彭星闾了解到中国的很多企业如何从“明星”变为“流星”后,就更坚定了自己的观念——企业不创新就会“贫血”,不有效控制便会走向衰亡。
    毕生精力放在市场学的研究上,但彭星闾给博士生上的第一堂课,讲的却不是市场营销,而是宋代大儒张载的“四为”思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一直以来,彭星闾以“堂堂正正做人,开拓创新治学”的人生信条治学处事,也影响着一批批学生。他还常常告诫学生们:读书不能只读有形的书,还要读无形的书,尤其是市场营销这样的实践性学科,一定要投入到社会生活中,仔细观察思考,才能有所得。
    彭星闾发现,中国的市场学界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国外搞什么,我们就研究什么。谈及此,他锁起了眉头:“要真正把中国13亿人的大市场做好,既要引进外国的newideas,newconcepts,newmeasures(新理念、新概念、新方法),更要结合中国的国情,看中国到底需要什么,还需要解决些什么问题。”
    尽管有着多个头衔,彭老说,他最喜欢老师这个身份,最感欣慰的就是学生们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每年教师节,他都能收到来自“东西南北中”的祝福。
    21岁开始教学,81岁离开讲台。在长达60年的教育生涯中,彭星闾为国家培育了大批市场营销与企业管理人才。
    1990年,彭星闾的胆结石多次发作,不得不接受手术治疗。11月3日,当他得知“营销理论与战略”博士点获批的消息时,还在医院的病床上。身体状况稍微好转,他就开始为博士生备课,甚至搬到教学楼与学生同住。
    彭星闾的一位老同学曾写了一副对联称赞他的教学成就:“星光灿烂,桃李芬芳。”彭星闾看到后稍有愠色,要求老同学改为“莫道星光多灿烂,喜看桃李自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