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记者 彭飘) 5月12日晚上7点,文泉楼的工商学院会议厅里一场新闻讲座在此开展。前校党委宣传部部长、现任会计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的肖翠祥老师为本次讲座的主讲嘉宾。 讲座一开始,通过点评登载在校报及文澜网上的几篇学生记者写的文章、以及将其与长江日报上同样内容的新闻相比较,肖老师指出现在校内媒体写新闻有几大问题,主要是新闻稿写得像工作总结、抓不到活动该写的要点、新闻写得干巴巴的等。
接着,肖老师详细阐述了什么是新闻。通说的新闻定义有三个关键词,即新近、事实、报导。为了做到这三个词,新闻必须符合真实、客观公正、全面等七条要求。而新闻的体裁分为消息、通讯、特写、专访等多种形式,要采用哪种体裁,关键要看具体新闻的性质。
以上要素构成了一篇具备了基本架构的新闻,而如何才能成就一篇好新闻呢?肖老师指出了好的内容、线索、图片及标题的重要性。好的内容为读者提供了优质的信息资源,这样才能吸引读者,而好的线索才能造就好的内容。标题决定了吸引眼球的指数,因此要采用关键词式、设问式、重叠式等多种新颖的形式来创造新闻标题。讲到校内媒体上经常用于标题中的“喜获批准”、“成功入选”等词,肖老师调侃到:“如果没有成功入选,那还有什么好写的!”而好的新闻图片则顶得上千言万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那么,如何写好新闻稿呢?肖老师指出:“功夫在文章之外。”作为一名记者,要有责任心、勤劳并且有良好的素质。就勤劳来说,在写新闻或采访前首先应做好充足的准备,充分地搜集有关信息;其次要仔细地筹划,这个筹划就包括几个人开“小诸葛会”,并做到合理地分工与合作。
讲座的最后,借同学们提问之机,肖老师为在座的业余记者们提出了几点建议:要理性、冷静地安排工作与学习;写学术讲座不应记流水账,而要突出主讲人的经历与观点;写深度报道不能偏颇、极端,要客观、公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