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中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阐释⑤】覃红: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推动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

时间:08-02来源:新闻网

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 推动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 覃红


近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成功召开。党的二十大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明确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这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高度重视。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在新中国成立7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改革、全面升级,向着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由大到强”的目标稳步迈进。面对新时代发展中的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高校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人民群众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等最前沿,在“变”中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更坚实的高质量人才支撑。 

准确识变,以结构完善为增量,优化研究生教育体系。我国研究生教育经历了“外延式发展”“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等阶段的转变,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仍旧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新问题提出了新任务,要求我们准确识变,推动研究生教育深层次、结构性变革。要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以新增博士硕士一级学科与专业学位类别授权点为增长点,积极布局、谋划、建设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健全学科动态调整与成效评价机制;进一步优化类型结构,以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改革为突破口,建立完善有利于两类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融通创新的长效机制,推动学术创新型人才和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共同提升;进一步优化导师队伍结构,以深化导师管理机制体制改革为抓手,加快完善导师的分类评价考核和评价激励机制,突出教书育人导向,引导广大研究生导师充分发扬教育家精神。

科学应变,以创新驱动为引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长足进步,而这些进步都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支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也对高层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科学应变,以创新驱动赋能人才培养各环节。优化人才选拔标准,学术型研究生重点考核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以及其学术创新潜力,专业型研究生重点考核学生的综合实践素质、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职业发展潜力;注重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的分类培养,对于学术型研究生积极推进科教融合,通过完善课程体系、鼓励参与科研等方式激发其创新性。对于专业型研究生积极推进产教融合,通过更新教学内容、深化校企合作等方式激发其创造力;探索较为自主多元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破解培养质量评价的价值导向难题,推动研究生个性化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主动求变,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高等教育的崇高使命,即培育良才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所以研究生教育改革要主动着眼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着眼于国家战略支撑需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启智润心、铸魂育人,以德树人、以智启人、以体强人、以美化人、以劳塑人,引领新时代研究生心怀“国之大者”;实施国家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计划,瞄准国家高、精、尖、缺等领域抢占制高点,为研究生探索解决“卡脖子”问题提供成长土壤,推动更多高水平、标志性科研成果产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研究生教育也要主动回应人民关切,在解民忧、纾民困中办实事、暖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