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⑬】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发挥外语人国际传播优势, 做好教育对外开放的奋斗者

时间:11-16来源:新闻网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发挥外语人国际传播优势, 做好教育对外开放的奋斗者


国际交流部副部长、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袁园

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的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仅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更是其系列思想的元思想、是中国提供给世界知识服务的元理论。这一重要思想的提出,充分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理论成果在体系化、学理化方面日益完善的实际。

一、深刻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领悟思想体系的开放性与创新性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九个坚持、十四个强调、七个着力与新的文化使命体现了这一重要思想的系统性、动态性与开放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05年所指出的“文化的力量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部多个子系统相互联结,在不同的维度上交叉互动。

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落实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与习近平外交思想中“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牢牢把握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这条主线,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积极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打造更加完善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相互呼应,体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和而不同尊重事情发生发展规律,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原则;体现的是“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对待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的学习借鉴的开放态度。可以说,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其系列思想的元思想、元理论,具有极高的创新性与开放性。

二、发挥外语人的国际传播优势,讲好中国故事

放眼世界,国际形势复杂深刻演变,“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国际话语权之争愈加激烈。在此背景下,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外语人在国际传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承担着“让世界读懂中国”和“让中国走向世界”的双重使命。古语云“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这说明话语呈现、话语研究关涉国家战略的宣达,关涉国家战略安全。中国的话语现象基于中华文化的特性,不了解中国话语的背后逻辑,生搬硬套西方话语研究范式的解读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比如将中国部队提出的“能打仗、打胜仗”的目标,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视为“中国威胁论”的佐证。在西方文化霸权的语境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研究体系,是帮助我国更好地认识自身的话语,也让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国的话语的关键。

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文化话语研究:探索中国的理论、问题与方法”的外译实践中深刻体会到文化在提升国际传播的重要性。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世界观、“辨证统一”的认知观、“忧患/致用”的伦理观、“言不尽意”及“贵和尚中”的言语观、“全面多元”的方法观、以及“和谐发展”的问题观等不仅是文化理论研究上的创新和突破,也为全球民众更好地理解中国话语,正确解读中国社会的纷繁话语现象提供理论视角。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加强文化交流互鉴提供了路线图和任务书。

三、奋力开拓新局,服务高质量教育对外开放

中南大高质量的教育对外开放以“有组织的国际交流、有温度的文明互鉴”为理念,从前期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中期全面推进、积厚成势,蹄疾步稳,方向目标清晰,战略部署明确,实现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协调、全面深化的历史性转变。教育对外开放奋斗者将继续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把握这一重要战略发展期,助力中南大教育对外开放的提速增效。

道虽迩,不行不至。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不仅有认识论又有方法论,既能在宏观层面的整体指导,又能提供具体层面的实践路径,为教育对外开放的奋斗者、中国话语体系建构的探索者、担负国际传播重任的外语人参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赋能。